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国学古籍

象棋十诀

  • 不得贪胜 入界宜缓攻彼顾我 弃子争先舍小就大 逢危须弃

    慎勿欲速 动须相应

    彼强自保 我弱取和(--《事林广记》)

作者:

众家编年体晋史

  • 众家编年体晋史

作者:汤球(清) 乔治忠校注

桂林风土记

  •   《桂林风土记》是唐代莫休符著,是现存较早的桂林地情专著,也是桂林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志。曾经被编入《四库全书》,原书有三卷,现在仅存一卷,共有15千字。作者以诗文记游,文字典雅。


      ○序

      前贤撰述,有事必书。故有《三国志》、《荆楚岁时记》、《湘中记》、《奉天记》。惟桂林事迹,阙然无闻。休符因退居,粗录见闻,作《桂林风土记》,聊以为叙。时唐光化二年九月二十三日,莫休符序。
     
      ○桂林

      按《地里志》,桂州,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越亡国,时服于楚。秦始皇二十三年,发逋亡(鞏,“言”代“革”)(古者未有年号,至汉武帝方纪年名,故云始皇二十三年),贾人掠取陆梁之地为桂林。吴时,文士薛宗言:“昔帝舜南巡苍梧,秦置桂林、南海、象郡。”《南越志》:“汉武改为郁林郡,以桂林为县。”《吴书》:“孙皓凤凰三年,分郁林、象郡为桂林。”又按《图经》云:“吴甘露年,号分郁林、象郡为桂林。”今以《魏书》证之,甘露乃高贵乡公曹髦所记年号,非《吴书》也。古有名人张衡诗云:“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是则桂林为郡久矣。汉祖命周电击南越,南越王赵佗据险为城。电不能逾。今灵川全义岭有越城。《汉纪》有周电为泗水侯,是吕后时,非高祖也。《地里志》云:“周电未知其详。”(按:《史记·南越传》,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舜祠

      舜祠在虞山之下,有澄潭号皇潭。古老相承,言舜南巡曾游此潭。今每遇岁旱,张旗震鼓,请雨多应。中有大鱼,遇洪水泛下,至府东门。河际有亭容巨舫,往往载起,然终不为人之害。旧传舜葬苍梧邱,在道州江华县九疑山也。
     
      ○双女冢

      在府城北十里,俗传舜妃寻帝,卒而葬于此。冢高十余丈,周回二里余。
     
      ○伏波庙

      伏波庙在郭中之东北二里,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祠也。
     
      ○东观

      观在府郭三里,隔长河,其东南皆崇山巨壑,绿竹青松,崆峒幽奇,登临险隘,不可名状。有石门似公府之状,而隘汇。烛行五十步有洞穴,坦平,如球场,可容千百人。如此者八九所,约略相似,皆有清泉绿水,乳液葩浆,怪石嵌空,龙盘虎踞,引烛缘涉,竟日而还,终莫能际。相传云:昔有人好泉石,多束花果裹粮,深涉而行。还计其所行,已及东河之下,如闻棹楫濡濡之声在其上。又有山外高峰。旧有亭台,近已摧坏。前政张侍郎名固,大中年重阳节宴于此,从事卢顺之赠固诗曰:“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张侍郎和诗曰:“乱山青翠郡城东,爽节凭高一望通。交友会时丝管合,羽觞飞处笑言同。金英耀彩晴云外,玉树凝霜暮雨中。高咏已劳潘岳思,醉欢惭道自车公。”咸通年,前政张大夫《重游东观》诗曰:“岩岫碧潺湲,灵踪若可攀。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闲。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越亭  在府城北,与圣寿寺接连。有岩洞、庭台,高峰耸碧,山穴透出北面,因名北牖洞。远眺长江,极目烟水,北人至此,多整乡思。会昌初,前使元常侍名晦,搜达金貂,翱翔翰林,扬历台省,性好岩沼,时恣盘游。建大八角亭写其真,院砌台、钓榭、石室莲枕、流杯亭、花药院,时为绝景。于时潞寇初平,四郊无垒。公私宴聚,较胜争先。美节良辰,寻芳选胜,管弦车马,阗隘路隅。金貂从此府除浙东,留题曰:“紫泥远自金銮降,朱旆翻驰镜水头。陶令风光偏畏夜,子牟衰鬓暗惊秋。西邻月色何时见,南国春光岂再游。莫遣艳歌催客醉,不堪回首翠娥愁。”副车路单与金貂同年及第,和诗一首:“谢安致理逾三载,黄霸清声彻九重。犹辍珮环归凤阙,且将仁政到稽峰。林闲立马罗千骑,池上开筵醉一钟。共喜甘棠有新咏,独惭霜鬓又攀龙。”越亭初成,金貂有六十韵长诗曰:“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北阙颁诏条,东邻证迷误。未闻述职效,已见脱烦趣。灏气爽衣巾,岚飔轻杖屦……”(其余省记)
     
      ○岩光亭

      在北罗门外,台亭岩洞,亚于越亭。亦是元常侍新置,有石棋局、烂柯石嶂。金貂有五十韵诗云:“石静如开镜,山高若耸莲。筍竿抽玉管,花蔓缀金细……”(余不省记)
     
      ○訾家洲

      在子城东南百余步长河中。先是訾家所居,因以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浸,相承言其浮也。元和中,裴大夫(名行立,四子归之、归仁、归闻、归礼,庶因获朝溪也)创造亭宇,种植花木。迄今繁盛,东风融和,花卉争妍。有大儒柳宗元员外撰碑,千余言犹在。前汴州杨尚书宴游,题诗云:“桂林云物昼漫漫,雨裹花开雨裹残。惟有今朝好风景,樱桃含笑柳眉攒。”新政从事陆宏休诗云:“新春蕊绽訾家洲,信是南方最胜游。酒满百分殊不怕,人添一岁更堪愁。莺声暗逐歌声艳,花态还随舞态羞。莫惜今朝同酩酊,任他龟鹤与蜉蝣。”
     
      ○漓山

      在訾家洲西,一名沉水山。以其山在水中,遂名之。古老相传,龙朔中,曾降天使,投龙于此。今每岁旱,请雨潭中,多有应。前政元常侍以其名与昭应骊山音同,故遂改为仪山。近岁于此置温灵庙,庙中时产青蛇,号为龙驹,翠色。或缘人头顶、手中,终无患害。
     
      ○尧山庙  在府之东北,隔大江与舜祠相望,遂名尧山。山有庙,绝灵,四时公私飨奠不绝。北接湖山,连亘千余里。天将降雨,则云雾四起,逡巡风雨互至。每岁农耕候雨,辄以尧山云卜期。
     
      ○东出亭

      府之东门有大亭,枕江与望月楼接连,近子城,建竖多年,不记岁月。
     
      ○碧浔亭(去思馆是)  亭馆,大中初前韦舍人瓘创造。在子城东北隅十余步,接近逍遥楼,角近大江。馆宇宏丽,制作精致,高下敞豁,冠诸亭院。去思馆旧名青桂馆,前政吏部张侍郎鷟除替,饰装于此,遂改为去思馆。韦舍人年十九入阙,选进士举。二十一进士状头,榜下,除左拾遗。于时名重缙绅,指期直上。马相为长安令,二十八度候谒,不蒙一见。后任廉察桂林,才半岁,而马相执大政。寻追怀旧事,非时除宾客分司。怅望留诗于碧浔亭曰:“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阅闳高。理人虽切才长短,薄宦都缘命不遭。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
     
      ○拜表亭

      北接碧浔,南连望月,东甫长河,西邻雉堞。前政山北卢尚书匡添建置。
     
      ○夹城

      从子城西北角二百步,此上抵伏波山。缘江南下,抵子城逍遥楼,周回六七里。光启年中,前政陈太保可环创造。三分之二是诸营展力,日役万人,不时而就。增崇气色,殿若长城。南北行旅,皆集于此。
     
      ○独秀峰

      在郭中,居子城正北百余步。高耸直上,周回一里余。迥出郭中,下有岩洞。旧有宋朝名儒颜延之宅读书亭,后为从事所居。往往见灵精,居者少宁,前政张侍郎废毁焉。
     
      ○欧阳都护冢

      府北郭松迳尽处,有国初安南都护名普赞冢墓。普赞灵川人,其宅今为圣寿寺,有庙在寺之北下。殁后殡于北郭。时有识地势者,言葬所有天子气,由是官掘断。至夜又有阴兵填平如旧。既而再掘,复平不已。时有效役者人偶宿其所,夜闻鬼兵相语曰:“能以青布运土投江,则我等无能为也。”及明,主吏闻宿者言,遂用青布辇运土投河,竟免阴兵填筑。今坟所掘处犹存,有石人石柱皆在。松楸百余株,近为樵者斫伐无余。子孙自千数年湮没无闻。或云訾家洲因运此土流下成洲。有欧阳膑者诗绝句曰:“旧业分明桂水头,人闲业尽水空流。春风日暮江头立,不及渔翁有钓舟。”
     
      ○海阳山

      在全义县北,及漓、湘二水源也。流至金义北三百步分流,北去作为湘,南下为漓。山下有庙,前政陈太保奏录,诏封广润侯。
     
      ○会仙里

      南去府五十里。旧有群仙于此,辎軿羽驾,遍于碧空,竟日而去。里人聚观壮闻,因名会仙里。
     
      ○隐仙亭

      本名盘龙冈。在府西郭三里,与延龄寺甫近。宝历年,前使李给事名渤,开置亭台,种植花木。有池沼巨岩,水深无际。有嘉莲洞、白雀洞、石盆大亭。又庆云亭在山顶,朝阳亭、夕阳亭、连理橘。秉烛巡游,时见龙亦大如碗。水有灵鱼,龙腹,四足。人或误擒,风雨立至。山河秀异,皆入画图。作屏障,为信好之珍。有从事皇甫湜、吴武陵撰碑碣二所。给事征起山中,一表荐九贤,皆居显贵。给事为考功郎,宰相皆书下考,以天子巡游,蹂禾稼,无所献替故也。除桂林,有《叹鸟》诗曰:“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又题隐山诗二首,常叹源泉去不回。我今自去更难来,欲知一一留心处,手种岩花次第开。随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飞。惟表隐山溪上月,他时相望两依依。”
     
      ○灵渠

      全义县漓、湘二水分流处。相传曰: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开川浚济,水急曲折。四牙用遏其节,节斗门以驻其势。有伏波庙在县侧。又按:后汉郑宏奏,交趾七郡贡钱从东泛海,多没溺,请开桂岭灵渠。后御史史禄重开辟。又按:前汉武帝元鼎五年,命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戈船将军岩助击南越,吕嘉戈船出零陵,下漓水。此则前汉岭首已通舟楫明矣,焉得至后汉马援、郑宏开灵渠?于理未尽。言马、郑重修则可,云创辟则于义有乖。休符驳。
     
      ○甘岩

      在府南八十里大江傍。其源出临川县界思磨山,自水下涌出。岩方十余丈,大如屋室,莫究其深浅。盛暑到彼,凛冽增寒。
     
      ○张天师道陵宅

      天师旧宅在贺州。道箓以为元中大法师,令以宅为庙。庙中有美异果实,有人食之无患,唯不可采,取必致祸也。
     
      ○牂牁水

      在岩州州门。长河其源,从牂牁流下八十余丈。本州图经所载。
     
      ○如锦潭

      縻郡有如锦潭,水深无际。近岁有人伐潭边巨木,树倒入潭中,逡巡沈没,莫知所在。潭中时闻音乐,如大府广筵,移时而止。
     
      ○仙人山

      象州武仙县,多有神仙聚集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换骨函榇之迹。
     
      ○迁莺坊府郭

      迁莺坊本名阜财,在市西门。因曹邺中丞进士及第,前政令狐大夫改为迁莺坊。[此处疑有脱误]在府西门进贤坊长街,因赵观文状头及第,前陈太保改坊名。
     
      ○菩提寺道林和尚  往年中,桂州人薛公元尝供养一僧,法号道林。如是精心供养,十有余年。忽一日,其僧辞去,云:“贫道归去,挠渎多年,更无可酬。今只有旧转经一函,且寄宅中。如至周岁不回,即可开转读。”如此经一岁,开锁,有金满函,可数千两。后卖一半,买地造菩提寺,并建道林真身供养。今仪像见存。薛今见有孙禹宾,在桂林效职。
     
      ○开元寺震井

      隋曰缘化寺,后因纱灯延火烧毁重建。元宗朝改名开元寺。有前使褚公亲笔写《金刚经》碑,在舍利塔前。西有观音寺井。贞元中,有李氏因左迁寓居僧院。属暑月,以食余熟羊脾悬井中,逡巡雷震暴作,羊肉置于隙地,而烟气薰灼。犬不食,蚁不附。至今僧俗众言井有龙至云。愚以理裁,有异于此。夫龙嗜血食肉,重牢醴。人有享祭,必选良肉、醇酒,洁馔、珍羞,然后精礼。宁有一羊脾而迅雷震之者?盖以伽蓝井中奉献诸佛众僧,而遽以肉味亶污神祈之所,是以不容,乃致雷击去。理必然矣。其井终亦塌坏。先令狐相从事当府,因撰《震井记》。然以羊微事,曾未移时,天鉴已知。则人之善恶或愈于此,又岂歼遗于阴报乎?昔董卓纵暴,为吕布杀,而曝尸其亭。后有故吏收其灰以小棺殡于郡城,又遭风雨漂流,失其所在。杨国忠以贵妃因椒房承宠,绾三十二使印绶,天宝十三载二月拜司空。册命之日,天雨土,沾朝服,未几族灭于马嵬。关西杨氏,远四知、去三惑,历千载而庆延子孙。则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矣。故孔明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苟能佩服斯言,以神祗为证,则终身不居有过之地。
     
      ○延龄寺圣像  寺在府之西郭郊三里,甫近隐山,旧号西庆林寺。武宗废毁,宣宗再崇。峰峦牙张,云木交映,为一府胜游之所。寺有古像,征于碑碣,盖卢舍那佛之所报身也。此地元本荆榛,先无寺宇。因大水漂流巨材至,时有工人操斧斤斫伐。将欲下斫,忽见一梵僧立在木傍,有曰:“此木有灵,尔宜勿伐。”既而罢去。又有洗蔬者于其上则浮,濯董辛于其上又沈,雅契梵僧之言。由是咸知有灵,遂刻削为僧佛。当则天后临朝之日,梦金人长一丈六尺,乞袈裟。及诏大臣问其事,皆莫能解。旋奏:“陛下既有此梦,乞依梦中造袈裟,悬于国门,以俟符验。”明早,大臣奏:“悬袈裟忘收,已失。”遂诏天下求之,已在桂州卢舍那佛身。至今尊卑归敬,遐迩钦崇。时旱,请雨,皆有响应如意。
     
      ○宜州龙开江事

      桂之縻郡有宜州。其河如桂州杨江,水岸深斗,形势异于众水。古老流侧近冈上,俄顷夫还,妻以告之。夫疑是恶人,寻至冈所,求不见,但见百牛。既夜,乃还家。至明,遂遇水涨,流木蔽江。合苍梧耆老尽知之。
     
      ○徐氏还魂

      昔西汉武帝有神通之异。南朝有干宝述幽府冥秘之言,苏泉、崔韶亦纪灵怪。牛丞相著三卷《妖录》,及徐氏还魂,皆鄙夫邻居任。咸通末,莫非目验,方证不诬。阳朔居人苏太元妻,产三子。徐已疾终,既殡。忽一日还家,但闻语而不见形。云其年命未终,冥司不录,今且暂归。怜抚其子,补绽其衣,一切如在。稍经旬月,邻伍旋知。占卜吉凶,述善恶,一一符验。有乡人在府充职,染疾,其家眷属请卜之。俄顷刻云:“去至凉风馆南,地名柘木林,遇虎当道,不敢过,遂却回。”卜者情迫,坚请再往。俄顷曰:“至府,见疾者已瘥。”疑其不实,遂问其所居部曲、疾人形貌。徐氏不曾至府,又未识病者,一一言之,无差异,方明其实。又有求人卜了,谢曰:“无物奉酬,深为不足。”徐氏曰:“汝家有三斗粟子在西房。何得称为无?”卜者请取之。逡巡,负粟子至其前。众众愕然,卜者尤所惭耻。如此不一,难备书述。一日,言舜帝差人讨蛮,有人求至近驿,助备熟食,更一两日当还。如期而归,将得冥司一分细饮,致夫前曰:“此饭曷若人间造者?”夫视之,品馔则倍珍于施食。又一旦,泣告曰:“无端泄阴间事,获罪蒙遣追。此去难再还,好看儿女。”又泣别,遂绝音响。太元尚在。
     
      ○石氏射樟木灯檠祟

      开成中,桂林禅将石从武居任子城西壕侧。从武早习弓矢。忽一年,家内染患疾。长幼罕有安者。每至深夜,常见一人从内出来,体有光焰,居常令疾者痛苦。稍闲,若此物至,则呻吟声加甚,医巫醮谢,皆莫能效。从武心疑精邪为祟,至夜操弓挟箭,映户潜形,候其来。俄闻精复至,稍近,遂彀弓引满,一发中焉。见被焰光星散而灭,遂命烛而看。视之,乃是家中旧使樟木灯檠,中箭而倒。乃劈为齑粉,焚爇为灰,送长河。于是家人患者皆愈。大中年,前政张侍郎名文规,三代台相之家(嘉贞、宏靖、廷赏),廉察桂林。从武时职司通引,他闻此事,曾召问,具以实对。乃为《石氏射灯檠传》。从武子勖在职,近方去世。孙清谐嗣,亦效卑职,得金貂传闻。
     
      ○米兰美绩  长庆中,前政李给事名渤字浚之,自给事中除桂林,奏请名儒吴武陵为倅。故事,副车上任,具橐犍,通诗文。数日,于球场致宴。酒酣,吴乃致词云:“奉约同游山水,奈何以红帛击予首,仍命妇女于看棚聚观相耻?”既彼我酏颜,各争意气,吴为台盘坐,褰衣亸露以溺。给事怒,命衙士拉送衙司枭首。时都押衙米兰知其不可,遂引而寝。多遣人护卫给事,扶归寝堂。夜半而觉,闻家人聚哭甚悲,惊而问焉。乃曰:“昨闻设亭喧噪,又闻命衙司斩副使,不知其由,忧及祸,是以悲泣。”给事大惊,亟命递问之。米兰具启:“昨虽奉严旨,未敢承命。副车犹寝在衙院,无苦。”给事达明早立至衙院,卑词引过。上下俱自克责,益相敬奉。时未有监军,于是乃奏米兰牧于象郡以酬。敕下允从。遂又以使衙仪卫送上本任。
     
      ○李给事长歌  李给事名渤,为太学博士,喜长歌。弟淑舟至,歌曰:“前年别时秋九月,白露为霜金吹烈。离鸿一别影初分,泪袖双挥心哽咽。别来几度得音书,南岳知(此下阙文),庐山峨峨依天碧,捧排空岸千万尺。社榜长题高士名,食堂每记云山迹。我本开云此山住,偶为名利相索误。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忧时魂梦忆门路,觉来疑在林中眠。昨日亭前鸟鹊喜,果得今朝尔来此。我吟行路五十篇,尽说江南数千里。自怜兄弟今五人,共索儒素家尚贫。虽然禀气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长兄年少曾落拓,拔剑沙场随卫霍。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非论恶疾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第三之兄更奇异,昂昂独负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贵。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倘逢感激许然诺,必能万古留清规。念尔年来方二十,夙夜孜孜能独立。卷中笔落星汉摇,峒裹丹灵鬼神泣。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学剑逢时康。心中不解事拘束,世间谈笑多相妨。广海青山殊未足,逢著高楼还醉宿。朝走安公枥上驹,暮偷陶令篱边菊。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云腾浪走势未衰,隺膝蜂□岂能障。送尔为文殊不识,贵从一一传胸臆。若到湖南见紫霄,会须待我同攀陟。”
     
      ○宋颜延之

      宋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曾祖舍,父显。延之少孤贫,居附南郭空巷,甚陋,好读书,无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好饮酒,不拘细行。年三十,尚未婚。起家豫章公世子参军,累官秘书监。宋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宋氏第三主,昵爱僧惠琳,常独占一榻。延之因醉白曰:“昔刘盆子尚同参军乘舆。袁丝正色曰:‘此三公之座,岂可以刑余之人居之!’”延之性方直,言无所回避。居身清约,不求财利。布衣蔬食,独酌郊野。与谢灵运以词彩齐名,而迟速相悬。尝敕俱入拟乐府,上篇灵运立成,而延之久而方就。帝问其优劣于鲍照,照曰:“谢五言如芙蓉初发,自然可爱。颜诗铺锦列绣,雕缋满眼。”寻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遇一佳景,必酣醉而还。临去留钱二百万与渊明,悉送酒家。及渊明卒,延之为之诔。以孝建三年卒,年七十三,赠特进。自潘岳、陆机之作,文士莫及颜、谢焉。
     
      ○李袭志

      李袭志,全州安康人也。仕隋,历始安郡丞。大业末,江外盗贼尤多。袭志散家财,召得三千人以守郡城。高祖受隋禅,降玺书劳问,编入属籍,授桂州总管。前后任桂州凡三十八载,政尚清简,岭外安之。后上表请入朝,拜右光禄,行汾州刺史。致仕,卒于家。
     
      ○卫国公李靖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姿貌瑰伟,有文武才略。武德二年,同赵郡王孝恭至江陵,破萧铣四十万,擒铣赴京。承制度岭,至桂州,分路招抚大首领冯盎、李光庭等,怀辑九十六州,六十万户。诏充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大总管。武德六年,征辅公祐于江淮,平之。又领兵出塞,屡显大功。拜右仆射、平章事,封卫国公。薨年七十九。桂州子城,自卫国公所制,号曰始安郡城。
     
      ○中书令褚遂良  令公,散骑常侍亮之子。仕太宗,启沃圣心,恢宏帝业,历宫中书令。高宗将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令公受先皇寄托之重,极谏以为不可。由是忤旨,贬潭州。显庆二年,又贬桂州。时李义府、许敬宗,倾巧曲佞,附记皇后,重贬令公爱州。明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二。死后二年,又追制削官爵,子孙并流爱州。高宗崩,遗诏复爵。
     
      ○中书令张九龄

      张九龄,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以文学进士及高第,与赵冬曦齐名。俄应制。以明皇嗣位,久在南郊,上表抗论,由是名价益重。与燕国公张说同姓,以词学亲洽。时括田使宇文融干预朝政,况恶之。融所奏论,多见抑挫不行。融与台丞连表讼说,帝令说藉草辨对。高力士密奏,以说有大功于国,不宜挫辱。乃落下平章事,坐家。九龄连坐,贬赵州。又以家乡不便,乞换回近岭南一处。遂出江西,俄转桂州都督兼岭南按察使。薨,是年六十八。
     
      ○桂州陈都督

      国朝吕才博士,博涉群书,该通众艺,为太宗皇帝所知。著阴阳、吉凶、地理要诀五十余卷,行于世。今之婚姻占卜,多用其言。又别著《驳阴阳》数千言,以为行年冢宅五行,皆不可信。愚以为,吕氏多才多学,博古辨今。不欲世人晓达阴阳,辄恃年命,罔知敬慎。博士前知,遂立斯言,以节逾僣。若合前史,焉得称无?昔宁氏起宅,相者云:必出贤甥。魏舒由是甚显遇。羊祜少时,有占地者言:墓合出天子。祜恶而掘之。占者云:犹出折臂三公。祜因坠马折臂,竟位三公。陶侃微时种瓜,有老人求瓜,侃厚惠之。其人感此,因指牛眠冈可贵。侃用葬母,位至太尉。吴主孙氏,家世富春,葬于城东冈,冢上常结五色庆云。齐主萧道成,先茔在武进县,其上结庆云。宋明帝命猎人以五尺铁钉之,又柱忽作龙吟,惊震山谷,皆福昆嗣。略据所闻,以为证议。陈思应本名聿修,富州龙平人也。少居乡里,以博学为志。开元中,忽有异人求寄宿毕。聿修观其容止稍有异,乃尽礼延之。明日,将告去,谓聿修曰:“某久攻地理,颇有十全。一宿淹留,厚蒙情礼,思有所报。遥见此洲上五里地形,当富贵不可言,用为殡冈,必福昆嗣。”聿修忻然相感,遂同诣其处视之。客曰:“若葬此处,可世世出郡守。”又指一处曰:“若用此处,可世世为都督。”聿修敬谢,分袂而去。居数载,丧母亲,遂以所指都督处为茔。他日拜坟,忽见其地产金笋甚众。默追宿客之言,又睹金笋斯验。益以自负,遂采而归。既再至,金笋又产。三载服阕,所获多矣。因携入京,以求遇。素鲜知己,茫然暗投。见晦朔及吊庆,公侯相府,侍儿通传。有憩于民舍者,聿修厚许其直,求税一褐,为之逆旅。俄而节朔,贵门侍者复至,聿修悉以金笋炫其目,果异而问焉。颇亦敬奉,粗蒙善遇,因以金笋为赂。居数日,又遣人覆检,聿修得以所业文词经断缀之金笋献遗。未几,朝贵咸闻。或有引远者,又以文业干之。凡诸要地,尽知其名。稍得歧路,进取益切。于时有同姓名思应者,亦以昭穆情昵。乃以前任告牒相遗,因易名干执政,遂特除桂州都督。今府署大厅厅壁记,且列名氏。亦有子孙职于本郡,故鄙谚有云:“良宅古冢,缘者遇之。”信然矣。
     
      ○袁恕己  恕己,沧州东光人也。长安中,为刑部少卿,与张柬之、崔元暐、敬晖、桓彦范等五王建议。时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内侍疾,将图不轨。恕己等与左羽林将军李多祚率兵五百人,就宫中斩易之、昌宗,枭首天津桥,废则天,迎中宗即位。重兴大唐社稷,功格天地。武三思用张计,潜与中宗韦后私通,帝雅信后言,计无不成。行意流贬五王于岭南,寻发伪旨,使周利正尽杀之。恕己流怀州,利正逼令服野葛汁,不死。以手爬地取土而食,介甲皆尽至骨,乃击杀之。睿宗诛韦后,方雪其冤。恕己孙高,贞元中历给事中,謇谔雅传家法,宪宗制追赠左丞,高父建,官至太府卿。
     
      ○张鷟

      张鷟,字文成,深川陆浑人也。后赵石侯宾之裔。鷟少聪敏遇人,其祖齐工文学,以当时儒士多称鷟之才,莫不叹异。因曰:“我孙为人所知,如天以鸑鷟为凤凰之佐五色成文。”因名鷟,字文成。弱冠应举,下笔成章。中书侍郎薛元超特授襄乐尉,迁监察御史、司门员外。开元中,姚元崇为相,诬其奉使江南受遗,赐死。其子上表,请代父死。黄门侍郎张廷珪、刑部尚书李白等连表称冤,遂减死,流岭南。数年,起为龚州长史。卒年七十三。文成凡七举、四参选,皆中甲科。正谏大夫员半千谓人曰:“张子之文如青铜钱,万拣万中。”时号青铜钱学士。久视中,太官令马仙童陷突厥中,默啜问曰:“文成何在?此人何不足用?”又新罗、日本国前后遣使入贡,多求文成文集归本国。其为声名远播如此。著《雕龙策》、《帝王龟镜》、《朝野佥载》二百卷。文成以五为县尉,因著《才命论》以适志,盛行于世。有李季孙者,注《才命论》,言是燕公词。盖不览唐史,率意纪文,大惑时人,一向纰缪。(休符驳议)

作者:莫休符

周易郑康成注

  •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周易鄭康成註 易類

    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鄭康成註一卷,宋王應麟編。應麟字伯厚,慶元人,自署浚儀,葢其祖籍也。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鴻詞科,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事迹具宋史,儒林傳。案,隋志載鄭元周易註九卷,又稱鄭元王弼二註。梁陳列於國學。齊代,惟傳鄭義。至隋,王註盛行,鄭學寖微。然新唐書著録十卷。是唐時,其書猶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總目惟載一卷案中興書目今不傳,此據馮椅易學所引,所存者僅文言、序卦、説卦、雜卦四篇,餘皆散佚。至中興,書目始不著録,則亡於南北宋之間。故晁説之、朱震尚能見其遺文,而淳熙以後,諸儒即罕所稱引也。應麟始旁摭諸書,裒為此帙,經文異字亦皆並存。其無經文可綴者,則總録末簡。又以元註多言互體,併取左傳、禮記、周禮正義中論。互體者八條,以類附焉。考元,初從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從馬融,受費氏易,故其學出入於兩家。然要其大

作者:应麟

笔意赞

  • 王僧虔(426—485),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为王羲之的四世族孙,即王导的五世孙。宋孝武帝时,官武陵太宋,后累迁至尚书令。入齐,转侍中,溢简穆。

    王僧虔是南朝齐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通文史,精音律。少即善书,得家传,工隶、行、草书。宋文帝刘义隆见其书素扇,遂感叹:“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宋孝武帝(刘骏)欲擅书名,僧虔不敢表现其能,常用拙笔写字,以此见容。入齐,书名尤盛,所谓“雄发齐代”。齐太祖(萧道成)亦善书,笃好不已,尝与僧虔睹书,书毕,问道:“谁为第一?”僧虔答道:“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太祖大笑说:“卿可谓善自为谋矣。”(事见《书断》)梁武帝(萧衍)曾评其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古今书人优劣评》)。有《王琰帖》、《御史帖》、《陈情帖》等书迹传世。另著有《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论行世。《论书》和《笔意赞》是王僧虔的代表论著,在中国书论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笔意赞》见于《书苑菁华》第18卷。此文一序一赞,仅一百多字,以《告誓》与《黄庭》为范本,对书法艺术的本质和学书的方法,如器具的选择与使用,字帖的选择与特点,用笔的标准及结字的方法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其语言简练,文辞优美,耐人寻味,真不愧大家手笔。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形神兼备、神采为上的创作与鉴赏的原则,揭示了书法艺术创作最根本的追求目标,并强调书家应做到心、手、笔相忘,才能达到创作的最高境界,自然地表达其情感。

    王氏的这些论述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乃为《笔意赞》曰:

    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人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开张风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工之尽矣,可擅时名。

作者:王僧虔

诗谱

  •   ○古体

      《周南》,不离日用间,有福天下万世意。

      《召南》,至诚谆恪,秋毫不犯。

      《邶风》,君子处变,渊静自守。

      《齐风》,翩翩有侠气。

      《唐风》,忧思深远。

      《秦风》,秋声朝气。

      《豳风》,深知民情而真体之。

      《小雅》,忠厚。

      宣王《小雅》,振刷精神。

      《大雅》,深远。  宣王《大雅》,铺张事业。

      《周颂》,天心布声。

      《鲁颂》,谨守礼法。

      《商颂》,天威大声。  凡读《三百篇》,要会其情不足性有馀首。情不足,故寓之景;性有馀,故见乎情。

      凡读《骚》,要见情有馀处。

      凡读汉诗,先真实,後文华。

      凡读建安诗,於文华中取真实。  三国六朝乐府,犹有真意,胜於当时文人之诗。  凡读《文选》诗,分三节,东都以上主情,建安以下主意,三谢以下主辞。齐梁诸家,五言未成律体,七言乃多古制,韵度独出盛唐人上一等,但理不胜情,气不胜辞耳。

      ○律体

      沈约吴均何逊王筠任昉

      阴铿徐陵薛道衡江总

      右诸家,律诗之源,而尤近古者,视唐律虽宽,而风度远矣。

      ○绝句体

      古乐府,浑然有大篇气象。

      六朝诸人,语绝意不绝。

      ○杂体

      晋傅咸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聿修厥德,令终有淑。勉尔遁思,我言维服。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靦面目。”此乃集句诗之始。或谓集句起於王安石,非也。

      ○张衡

      寄兴高远,遣辞自妙。  ○唐山夫人  《安世歌》,质古文雅。

      ○蔡琰

      真情极切,自然成文。

      ○汉郊祀歌  锻意刻酷,炼字神奇。

      ○汉乐府  真情自然,但不能中节尔。累度乃是好景。

      ○古诗十九首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  ○陈思王

      斫削精洁,自然沈建。

      ○王粲刘桢  真实有馀,澄滤不足。  思健功圆。

      ○嵇康

      人品胸次高,自然流出。

      ○阮籍

      天识清虚,礼法疏短。

      ○张华

      气清虚,思颇率。

      ○傅玄

      思切清古,失之太工。

      ○潘岳

      安仁质胜於文,有古意,但澄汰未精耳。

      ○陆机

      士衡才思有馀,但胸中书太多,所拟能痛割舍乃佳耳。

      ○束皙

      全篇锻炼,首尾有法。

      ○张协

      逐句锻炼,辞工制率。

      ○郭璞

      构思险怪而造语精圆,三谢皆出於此。杜李精奇处皆取此。本出自淮南小山。  ○刘琨卢谌

      忠义之气,自然形见,非有意於诗也。杜子美以此为根本。

      ○陶渊明

      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几於《十九首》矣,但气差缓耳。至其工夫精密,天然无斧凿痕迹,又有出於《十九首》之表者。盛唐诸家风韵皆出此。

      ○谢瞻

      景至清虚,甚有古文。

      ○谢灵运

      以险为主,以自然为工。李杜取深处多取此。  ○谢惠连

      酌取险怪自然之中,而句句为之。

      ○鲍照

      六朝文气衰缓,唯刘越石鲍明远有西汉气骨。李杜筋取此。  ○谢朓

      藏险怪於意外,发自然於句中。齐梁以下造语皆出此。  ○沈约  佳处斫削,清瘦可爱,自拘声病,气骨薾然。唐诸家声律皆出此。

      ○江淹

      善观古作,曲尽心手之妙,其自作乃不能尔。故君子贵自立,不可随流俗也。

作者:陈绎曾

罗锅轶事

  • 版本: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储仁逊抄本小说。二十回。

    作者:卷端下有“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志”印,版心下有“莳心堂”印。疑为储仁逊。储仁逊,字拙庵,号卧月子,又号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祖籍章武,世居天津带河门外,生于清同治甲戌(1874)年二月初四,卒于民国戊辰(1928)年十二月。持身狷介,毕生布衣布履。精医卜堪舆之术,设馆沽上,课毕,尝卖卜于金华桥畔,所得卦金,悉以周恤亲故,不使有余。

    内容:叙述乾隆年间刘墉惩办贪官恶霸的故事。刘墉史有其人,字崇如,号石庵,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体仁阁大嬴士,加太子太保。善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书名所掩。卒谥文清。有石庵诗集。

作者:储仁逊

曹丕诗全集

  •   乐府

      《临高台》

      《诗纪》云:此曲三段,辞不相属“鹄欲南游”以下乃古辞《飞鹄行》也。汉曲大略意同。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愿(令)[今]皇帝陛下三干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钓竿》

      崔豺《古今注》云: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汉辞今亡。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十五》

      《古今乐录》云:十五歌,文帝辞,后改歌瑟调西山,此似未全。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楠千馀尺,众草芝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啤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鬱差错。寝篙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短歌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曰:《短歌行》“仰瞻”一曲,此曲声制最美,辞不可入乐府。

      仰瞻帏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一解神灵倏忽,弃我退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二解哟哟游鹿,草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三解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四解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五解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六解。(右一曲,魏晋乐所奏。魏遗令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歌者云贵官弹筝,此也。)

      《猛虎行》  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解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二解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三解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四解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五解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六解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解。(多思肠一作思断肠。右一曲晋乐所奏。)

      本篇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广题》说:“燕,地名。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此诗写妇人秋夜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诗歌采用景与情交融的手法来表现思妇内心的哀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笔法极尽曲折之妙,几经掩抑往复,具有一唱三叹的韵致。故而沈德潜称:“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卷五)(韦风娟)

      《燕歌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釉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右一曲本辞。

      明代胡应麟云:“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诗薮》内编卷三)这是第二首,虽然未及第一首有名,但也写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写游子思妇之情,而能把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在总体诗境的构成上有天然浑质之妙。不过曹丕这两首《燕歌行》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作为完整七言诗的出现上,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谓:“桂林湘水,平子之华篇,飞馆玉池,魏文之丽豪,七言之作,非此谁先?”考张衡《四愁诗》首句尚用“兮”字,仍不脱楚调。曹丕之作虽句句用韵颇为单调,但毕竟是完整的七言之作了。(亦夫)  《秋胡行》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之则危。唯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明德通灵,降福自天。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芙蓉含芳,菡萏垂荣。朝采其实,夕佩其英。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右曲一作《浮萍篇》,“有美”四句,又见《善哉行》。

      《秋胡行》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看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踌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善哉行》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鬱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岁一作日,如一作其。

      本篇选自《魏文帝》集。此篇写客子怀乡之情,是四言诗中有名的作品。全诗用“上山采薇”发端,用意与《诗经。小雅》中《采薇》一篇相似。诗歌通过一系列并不细致比较抽象的景物刻画,来表现诗人的游子之思,这种写景的粗糙正是魏诗的显著特色,故带有浑朴之气。诗中还采用了民歌中传统的双关手法,“林木有枝”与下句“人莫之知”音义双关。这就本于古《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亦夫)

      《善哉行》其二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研姿巧笑,和媚心肠。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绣丽难忘。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同前》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若不悉。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同前》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五音纷繁会,柑者激微吟。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飞鸟翻翔舞,悲呜集北林。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右二曲,魏晋乐所奏。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折杨柳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候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耽适西戎,于今竞不还。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迫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古今诗话》云:相州栖霞谷,乔顺二子服飞龙药,十年不饥。

      《饮马长城窟行》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武将齐贯婢,征人伐金鼓。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驾。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上留田行》

      世居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与(梁)[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I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大墙上篙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您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猗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您意邀游,从君所喜?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骏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一作服之御左右,除凶致吉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尼,为我行觞。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为何自苦,使我心悲?

      《艳歌何尝行》

      何尝快独无忧?但当饮醇酒,炙肥牛。长兄为二于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馺馺,往来王侯长者游。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樗蒲六博,坐对弹棋。男儿居世,各当(驽)[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忿恚患安足诤?吾中道与卿共别离。约身奉事君,礼节不可亏。上惭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少小下为趋,曲前为艳。

      《煌煌京洛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云,《煌煌京洛行》歌,文帝“园桃”一篇,《乐府解题》云:晋乐奏文帝夭夭园桃。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月重轮行》

      三辰垂光,照临四海。焕哉何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愚见自前,圣睹万年。明暗相绝,何可胜言。

      诗  《黎阳作》其一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载驰载驱,休雨栉风。舍我高殿,何为泥中。在昔周武,爱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惟天所赞。我独何人,馀不静乱。

      《黎阳作》其二

      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磷磷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黎阳作》

      干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族若素霓,丹旗发朱光。迫思太王德,胥宇识足减。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

      《于谯作》  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馀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馀一作繁。)

      《孟津》

      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一作高构极欢娱)。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衡。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区。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竿。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朔日浮黄河,长驱旋鄴都。

      《芙蓉池作》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技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邀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此诗选自《文选》卷二七。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与曹植、王粲、徐干、陈琳、刘帧、应玚、阮瑀等冶游宴饮,吟咏赋诗,常集会于邺城西园(铜雀园),园中有池,即芙蓉地。本诗即作于西园宴集之时。诗写长夜之游,夜月笼罩下的园中之景描摹细致生动,如绘如画,光泽悦目,鲜明而真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但末尾托意松乔,企慕快心百年,稍露人生苦短的消极态度。全诗从出游写到景物,再以抒情作结,结构篇章颇似后世灵运山水诗,虽凝重浑厚不足,但谓本诗启山水诗先声。当不是虚誉。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评本诗曰:“建安正格,后人非不追做,然正不易似。……‘双渠’四句,写景何其生动。‘飞鸟’句,健。‘丹霞’二句,光泽鲜丽。结四句,俯仰有情。盖佳处本在词语之外,非渠水枝条云月诸字有异也。以辞求之,末矣。”(韩传达)

      《于玄武陂作》

      兄弟其行游,驱车出西城。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菱茨覆绿水,芙蓉发丹荣。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乘渚望长洲,群鸟欢哗鸣。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至广陵于马上作》

      外编云:广陵观兵。魏志:黄初六年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帝于马上为诗。是岁大寒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俱稽颡。克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僧皎然云:魏文军至扬于,见洪涛浪汹,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赋诗而还。魏文集无此诗,且魏文雄才智略,本非庸主,如何有此?示弱于孙权,取笑于刘备,陈寿谬矣。按,寿正史但云引还,不言赋诗,《魏书》注载此诗,未尝示弱也。岂客子常畏人邪?杂诗《魏书》不载。

      《杂诗二首》  集云枹中作,下篇云于黎阳作,吕延济以此诗未即位,方为汉征伐,李善云,当时实至广陵,则此与马上诗为同时矣。今观弃置诗,与天隔南北意合,或近是斗。

      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仿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艺苑尼言》云:读于桓“客子常畏人”,及答吴朝歌、钟大理书,似少年美资,负才性而好货好色,且当不得恒享者,桓灵宝技艺差相埒,而气尚过之,子桓乃得千年天子,都所不解。  《清河作》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沈。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湛澹,《艺文》)作澹澹,悲响有馀音,—作悲风漂馀音。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

      《艺文》作徐干《为挽船士与新娶妻别》,《玉台》作文帝,今从之。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黎阳作》

      奉辞讨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被桑梓兮伤情。

      《寡妇》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子]孤寡。为作此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怅惆,白日急兮西颓。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今天回。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思君一作君思。)

      《令诗》

      《汉献帝传》云,太史丞许芝条上魏王代汉图谶,王下令辞,其诗在令中。

      丧乱悠悠过纪,白骨从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

      《于明津作》

      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望河阳城。

      古辞《长歌行》与此同,后有六句云: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仁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失题》  巾车出邺宫,校猎东桥津。重置施密网,(皿 干)(皿 毕)飘如云。弯弓忽高驰,一发连双(鹿 囷)。后阙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舍我故乡客,将适万里道。妻子牵衣袂,落泪沾怀抱。[还附幼童子,顾托兄与嫂。辞诀末及终,严驾一何早。负笮引文舟(航行),饱渴常不饱(食)。谁令尔贫贱,咨嗟何所道。]

      补遗

      《夏日诗》

      夏时饶温(清)和,避暑就清凉。比(北)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微商。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棋局纵横陈。搏奕合双扬。巧拙更胜负,欢笑乐人肠。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游猎诗》

      行行游且猎,且猎路南隅。弯我乌号弓,骋我于骊驹。走者贯锋镝,伏者值戈殳。白日未及移,手获三十馀。

      《歌辞》  长安城西汉员阙,上有一双铜雀。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  《董逃行》

      晨背大河南辕,跋涉遐路漫漫。师徒百万哗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

      《遗句》

      蜘蛛网户牖,野草当阶生。(《文选》卷二十九《杂诗》注引)

      酒人献三清,丝中列南厢。

      王韩独何人?翱翔随天涂。(《文选》二十八《前缓歌声》注引)

      回头四向望,眼中无故人。(《文选》二十五《答张士然》诗注引)

      绢绡白如雪,轻华比蝉翼。(《白帖》二引)

      画舸覆堤。(《唐语林》二引)

      兰芷生兮芙蓉披。(《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引)  辑遗

      《善哉行》

      自惜奇薄,少离凶殃。(《文选》卷十六潘安仁《寡妇赋》注引)

      喟然以惋叹,抱情不得叙。(《文选》卷二十六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注引)

      《东阁诗》

      高山吐庆云。(《文选》三十一《杂诗》注引)

      《缺名》  汝南许劭,与族兄靖,俱避地江东,保吴郡,争论于太守许贡坐。至于手足相及。

      君子谨乎约己,弘乎接物。

      欲得二女充备六宫,佐宣阴阳,聿修古义。

      结绳而治。

      北海郑玄,学之渊府。

      逾长城之阻。登单于之台。  天下无切玉之刀、火浣之布。

      火性酷烈,无含生之气。

      火尚能砾石销金,何为不烧其布。

      法者主之柄,吏者民之命。法欲简而明,吏欲公而平。

      主与民有三求:求其为己劳,求其为己死,求其为己生。

      桓灵之际,阉寺专命于上,布衣横议于下。千禄者弹货以奉贵,要名者倾身以事势。位成乎私门,名定乎横巷。由是户异议,人殊论。论无常检,事无定价。长爱恶,兴朋党。

      应玚云:“人生固有人心。”答云:“在亲曰孝,施物曰仁。仁者有事之实名,非无事之虚称。善者道之母,群行之主。

      如彼登山,乃勤以求高;如被浮川,乃勤以求远。唯心弗勤,时亦靡克。

      尧崩,舜避尧子于南河之南;舜崩,禹避舜子于阳城?禹崩,益避禹于于箕山之阴。

      (上均见《全三国文》卷八)  《失题》

      博览群书。(《全三国文》卷七)

作者:曹丕

东浦词

  •   玉本金人,绍兴初挈家南渡。毛晋刻入六十家词,称其虽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相去如苎萝、无盐。集中庆贺诸篇,不免俗滥,至如感皇恩、减字木兰花、贺新郎诸作,又何尝不凄清宛转,岂可一概排诋欤!

      ☆水调歌头(张魏公生日)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玉麟天上谪见,帏薄贯长虹。追念当年筹算。封魏封留勋业,千古事攸同。语云仁者寿,何必喻乔松。  嗣天子,乘九五,驭飞龙。分麾契符阃外,凭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纵,散入枢庭闲暇,谈笑抚兵戎。伫看骄虏静,金鼎篆元功。

      ☆水调歌头(自广中出,过庐陵,赠歌姬段云卿)

      有美如花客,容饬尚中州。玉京杳渺际,与别几经秋。家在金河堤畔,身寄白苹洲末,南北两悠悠。休苦话萍梗,清泪已难收。

      玉壶酒,倾潋滟,听君讴。伫雪却月,新弄一曲洗人忧。同是天涯沦落,何必平生相识,相见且迟留。明日征帆发,风月为君愁。

      ☆水调歌头

      月里一枝桂,不付等闲人。昔年霄汉,闻道争者尽输君。衣袖天香犹在,风度仙清难老,冰雪莹无尘。赋才三十倍,论寿八千春。

      夏庭芝,周室凤,舜郊麟。岂如今日称瑞,皇国再生申。聊借济时霖雨,来种重湖桃李,和气一番新。尚闻虚黄阁,行看秉洪钧。

      ☆念奴娇  吴东清胜,是吴山苍翠,吴江澄渌。灵秀钟人文物盛,历历皆非凡俗。而况君家,风流遗世,犹寄山阴曲。继承才业,算来真是名族。

      聊恁驻节重湖,惠歌仁咏,蔼丰年图录。行看登庸归去后,谁展高才相续。寿日称觞,一杯千岁,应见蟠桃熟。祝君难老,为君还更再祝。

      ☆感皇恩(广东与康伯可)

      远柳绿含烟,土膏才透。云海微茫露晴岫。故乡何在,梦寐草堂溪友。旧时游赏处,谁携手。尘世利名,於身何有。老去生涯_樽酒。小桥流水,一树雪香瘦。故人今夜月,相思否。  ☆满江红(重九与张舍人)

      正欲登临,何处好、登临眺望。君约我、今朝携酒,古台同上。风静秋郊浑似洗,碧空淡覆玻璃盎。夕照外、渺渺万遥山,开青嶂。

      龙山事,空追想。风流会,今安往。我劝君一杯,为君高唱。今日谋欢真雅胜,休辞痛饮葡萄浪。纵黄花、明日未凋零,非佳赏。

      ☆曲江秋(正宫)  明轩快目。正雨过湘溪,秋来泽国。波面鉴开,山光淀拂,竹声摇寒玉,鸥鹭戏晚日,芰荷动,香红蔌。千古兴亡意,凄凉扬□舟,望迷南北。  仿佛烟笼雾簇。认何处、当年绣_。沈香花萼事,潇然伤□宫殿三十六。忍听向晚菱歌,依稀犹似新番曲。试与问,如今新蒲细柳,为谁摇绿。

      ☆一剪梅

      镜里新妆镜外情。小眉幽恨,浅绿低横。只怨闲纵绣鞍尘。不道天涯,萦绊归程。

      梦里兰闺相见惊。玉香花瘦,春艳盈盈。觉来_枕转愁人。门外潇潇,风雨三更。

      ☆上平西(甲申岁西度道中作)

      折腰劳,弹冠望,纵飞蓬。笑造化、相戏穷通。风帆浪桨,暮城寒角晓楼钟。暗借霜雪鬓边来,惊对青铜。

      萧闲好,何时遂,门横水,迳穿松。有无限、杯月襟风。区区个甚,帝尧堂下足夔龙。不如闻早问溪山,高养吾慵。

      ☆西江月

      捍拨声传酒绿,蔷薇面衬宫黄。娇波斜入鬓云长。眉与春山一样。

      潇洒不禁疏瘦,低回犹似思量。换花梨叶晚阴凉。说与三年梦想。

      ☆临江仙

      月是银_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  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番枪子

      莫把团扇双鸾隔。要看玉溪头、春风客。妙处风骨潇闲,翠罗金缕瘦宜窄。转面两眉攒、青山色。

      到此月想精神,花似秀质。待与不清狂、如何得。奈向难驻朝云,易成春梦恨又积。送上七香车春草碧。

      ☆清平乐(赠棋者)  梅花照雪。浑似人清绝。香叠绀螺双背结。曾侍霓旌绛节。

      如今却向尘寰。棋中寄个清闲。纵使阿郎多病,也须偷画春山。  ☆减字木兰花(赠歌者)

      香檀素手。缓理新词来伴酒。音调凄凉。便是无情也断肠。  莫歌杨柳。记得渭城朝雨后。客路茫茫。几度东风春草长。

      ☆行香子

      一剪梅花,一见销魂。况溪桥、雪里前村。香传细蕊,春透灵根。更水清泠,云黯淡,月黄昏。  幽过溪兰,清胜山矾。对东风、独立无言。霜寒塞垒。风净谯门。听角声悲,笛声怨,恨难论。☆太常引  荒山连水水连天。忆曾上、桂江船。风雨过吴川。又却在、潇湘岸边。

      不堪追念,浪萍踪迹,虚度夜如年。风外晓钟传。尚独对、残灯未眠。

      ☆太常引

      东城归路水云间。几曾放、梦魂闲。何日整归鞍。又人对、西风凭栏。

      温柔情性,系怀伤感,欲诉诉应难。愁聚两眉端。又叠起、千山万山。

      ☆贺新郎

      柳外莺声碎。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又闲傍、阑干十二。阑外青山烟缥缈,远连空、愁与眉峰对。凝望处,两叠翠。

      鸳鸯结带灵犀佩。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待都把、相思情缀。便做锦书难写恨,奈菱花、都见人憔悴。那更有,枕痕泪。

      ☆贺新郎(咏水仙)

      绰约人如玉。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记洛浦、当年俦侣。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惊梦断,楚江曲。

      春工若见应为主。忍教都、闲亭邃馆,冷风凄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泪连香寄与。须信道、离情如许。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千古恨,与谁语。

      ☆贺新郎

      睡起帘栊静。□金铺、春帏半卷,宝香烟冷。门外落花风不定。糁糁乱红堆径。谁唤做、春愁如病。零乱云鬟慵梳掠,傍菱花、羞对孤鸾影。情易感,恨难醒。

      沙边柳外当时景。记分摧、离筵乍阕,去帆初整。尽举棹歌和泪听。云淡水寒烟暝。空怆望、楼高天迥。犹未归来何处也,日长时、不念人孤另。书谩写,雁谁倩。

      ☆水调歌头(上辛幼安生日)

      重午日过六,灵岳再生申。丰神英毅,端是天上谪仙人。夙蕴机权才略,早岁来归明圣,惊耸汉庭臣。言语妙天下,名德冠朝绅。

      绣衣节,移方面,政如神。九重隆眷倚注,伟业富经纶。闻道山东出相,行拜紫泥飞诏,归去秉洪钧。寿嘏自天锡,安用拟庄椿。

      ☆且坐令

      闲院落。误了清明约。杏花雨过胭脂绰。紧了秋千索。斗草人归,朱门悄掩,梨花寂寞。  书万纸、恨凭谁讠乇。才封了、又揉却。冤家何处贪欢乐。引得我心儿恶。怎生全不思量著。那人人情薄。

      ☆风入松

      柳阴亭院杏梢长。依约巫阳。凤箫已远秦楼在,水沈烟暖余香。临镜舞鸾窥沼,倚筝飞雁辞行。

      醉边人去自凄凉。泪眼愁肠。断云残雨当年事,到而今、好处难忘。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雨兰堂。

      ☆鹧鸪天

      披拂芝兰便断金。顿成南北岂胜任。三年尊酒半生话,千里云山一寸心。

      休怅望,莫登临。梦魂何处不相寻。柔肠欲问愁多少,未此湘江烟水深。

      ☆鹧鸪天  爱日烘晴旬日间。谩邀朋辈为跻攀。无穷望眼无穷恨,不尽长江不尽山

作者:韩玉

金人铭

  •   〖说明〗《汉书。艺文志》有《黄帝铭》六篇,今已亡。《金文铭》据学者考证,即为《黄帝铭》六篇之一(王应鳞《〈汉书。艺文志〉考》)。《金文铭》载刘向《说苑。敬慎篇》:“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左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名其背曰”云云,《孔子家语。观周》所载与此大致相同,很可能就抄自《说苑》。刘向在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以光禄大夫之职受诏校经传诸子诗赋,遍览皇室藏书,所著《说苑》保存了大量先秦史料。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先秦古籍《儒家者言》,许多内容见于《说苑》,足以说明《说苑》之真实可信。道家向来被称为黄老之术,以《金人铭》对照《老子》,亦可知其为《老子》的思想源头。

      

作者: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