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书
sān dà shū
  • 拼 音:sān dà shū
  • 注 音:ㄙㄢ ㄉㄚˋ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 宋 代之《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三书。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周文忠 序《文苑英华》,首云:‘ 太宗 皇帝丁时太平,以文化成天下,既得诸国图籍,聚士於朝,詔修三大书,曰《太平御览》,曰《册府元龟》,曰《文苑英华》……余按:《册府元龟》乃 景德 二年编类,至 大中祥符 六年书成,皆 真宗 朝。’”

  • 基本含义
    指指导人们学习、修身、治国的三本重要书籍。
  • 详细解释
    三大书包括《大学》、《中庸》和《论语》。这三本书都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料。它们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有很高的学识和修养,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很全面。
  • 故事起源
    《大学》、《中庸》和《论语》都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录,记录了他们的思想和教导。这些书籍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传播和研究,对后来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成语结构
    三大书中的“三”表示数量,“大”表示重要性,“书”表示书籍。
  •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三大书,学习成绩优秀,品德也很好。2. 他研究了三大书多年,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的理解。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三本重要的书籍”。可以通过将“三大书”与“重要”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大学》、《中庸》和《论语》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重要途径。除了这三本书,还可以学习其他经典著作,如《孟子》、《礼记》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学校的三大书。2. 初中生:老师常常说,要像三大书一样,全面发展自己。3. 高中生:我正在阅读三大书,希望能够受益匪浅。4. 大学生:学习三大书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5. 研究生:我对三大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