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禁丐碑 - 简介
禁丐碑,清朝福建民间一种石碑,是当时的官府为了禁止流丐恶讨现象,制定的以“禁丐”、“限丐”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治安处理方法,禁丐碑是当时社会“村民—乞丐—官府”三种力量的互动体现。
禁丐碑 - 历史研究
流丐恶讨现象
福建省霞浦县半月里畲族村龙溪宫前的道光年间的“禁丐碑”
清朝道光年间,一批批流丐就频繁出没于畲族乡村,村民深受侵扰之苦。据民国《霞浦县志》载,清代曾有一群身患麻风病的流丐一度成了郡治的“污染源”,“康熙间有从外邑至者,呼群引类,结庐于罡溪岭之麓。此辈手足拳曲,形体坏烂,恶气侵人,加以郡属笋蕨多出西山,贩者每携入溪渍洗,而癞者浴身浣衣踞其上流,渐有传染。人家畜狗往来饮溪水,亦毛尽脱落。”最后邑人采取措施,“徙其人而火其居。迄今郡人无传染,……”
村民不堪骚扰
丐帮中“盖硬讨者属于‘红项’,哀乞者属于‘白项’。”而横行畲族乡村者往往以“红项”居多。
今存于宁德、霞浦畲族乡村的“禁丐碑”等有关碑刻资料记录了恶丐诸端劣行。他们或者群居村落灰楼、宫庙,聚赌饮鸦;或者三五成群,登门借端强乞;或者凡婚嫁好事,结党成群,寻衅滋事;或者每逢秋收,呼群蜂拥,恶化掏摸;或者丐盗勾结,日则强乞,夜则潜窃;或者稍不顺遂,即串引残疾病丐坐家,怀毒死赖。他们给福宁府畲族乡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
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将清代横行乡里的流丐行为,称为“社会恐怖主义”,“不管他们在那个体面的社会中显得多么无助,他们却有力量使公众对他们产生恐惧。”
“禁丐碑”的设立是民间与官方合力促成的。村民代表修书陈情丐事、斡旋县衙、吁请官方。村民呈词,有的是反映一村丐情,有的则为多村综合报告。千余年来“路有行乞者,则相之罪也”的古训,依然警醒着官府的当权者,民间对流丐的控告与官方对流民的控制,其动因与目标不谋而合。
从现存的碑刻资料看,官府所颁布的法令还算是因地制宜、入情入理、具体明晰的。针对流丐的不同行为举动,对应不同条款,采取相应措施,既契合清代法律,也符合社会伦理。
禁丐碑 - 研究评论
在官府的告示中,官方对丐帮、丐规也作了研究与考量。官府知道,利用丐首,以乞丐帮规也可从内部来“管束”流丐行动。
关于闽东畲族乡村的“禁丐碑”,其碑文有着固定的结构模式,其石碑的设立有着大致相同的运作过程。不管法律效力如何,实际产生多大的效果,“禁丐碑”毕竟是官民同心协力治理流丐现象的特殊标志。
“禁丐碑”的设立体现了“村民—乞丐—官府”三者的互动关系,其中民、官二者在维护社会治安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张力,共同对付流丐。从“禁丐碑”中,我们还看到畲族村民的善良、大度和对流丐的恻隐之心。村民们在钳制、阻止流丐进村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流丐提供生存空间,给他们一定施舍,以缓解“村民—乞丐”之间过于激烈的矛盾与冲突。
禁丐碑 - 现代发现
在福州晋安区北峰宦溪镇弥高村,有一块落款清朝咸丰年间的石碑,石碑长约1.5米,宽0.5米左右,厚度也有10厘米,多年以来从来没引起村民们的注意,直到2010年11月初,村口的张依哥家修房子,张依哥对大家说:“这个石碑没人要,我扛去修房子了啊!”村民们才沸腾了起来,七嘴八舌地问:是不是文物啊?拿去鉴定一下吧。
文物鉴定
拿着碑文的图片,村民请教了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队员们查阅资料发现,这是清朝福建民间非常流行的“禁丐碑”,这块碑的文物研究价值还是很大的,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一致认为,因为它原生态地反映了150多年前的生活,但是也不算什么重点保护文物,建议村民们安置在当地的祠堂。
碑文内容
这块碑保存完整,碑文大约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咸丰五年四月二十八日,时局动荡,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沦为乞丐,患上重症流落到弥高村,为了谋生,有些乞丐使出”坏招“,将尸体放在百姓家门前,强乞诈骗还传染恶疾,于是村民们向当时的县令求助。县令指示,以后出现这种敲诈活动,一律捆绑了送到县衙,严惩不贷。
咸丰5年也就是1855年,全国都有瘟疫,碑文上清楚地记载了事情的过程。为了警示麻风乞丐,特地立了这块碑。
禁丐碑 - 同类石碑
1.福建省霞浦县半月里畲族村龙溪宫前的道光年间“禁丐碑”
2.三明境域最早发现的禁丐碑——奉宪禁丐碑,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背坑自然村村口。该碑高1.24米、宽0.56米、厚0.14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立。
3.福建省连江县长龙镇总洋村禁丐碑,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立于福州府连江县。
4.福建省连江县潘渡乡文岳村禁丐碑,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立于福州府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