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税
yáo shuì
  • 拼 音:yáo shuì
  • 注 音:ㄧㄠˊ ㄕ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徭赋。《后汉书·南蛮传》:“ 澧中蛮 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 唐 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於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於徵求。”参见“ 徭赋 ”。

  • 基本含义
    指过重的税收负担或苛捐杂税
  • 详细解释
    徭税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徭指强制劳役,税指财政收入。徭税原本是指古代国家对人民征收的重税和苛捐杂税。现在徭税一词多用于指代过重的税收负担或苛捐杂税。
  • 使用场景
    徭税一词可以用于形容个人或企业所承担的过重税收负担,也可以用于批评政府对人民征收的过度税收。
  • 故事起源
    徭税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国家对人民征收的税收非常重,人民生活困苦。后来,徭税一词逐渐演变为指代过重的税收负担或苛捐杂税。
  • 成语结构
    徭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徭和税分别代表强制劳役和财政收入。
  • 例句
    1. 由于徭税过重,这个企业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营。2. 人民对于政府征收的徭税越来越不满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徭税记忆为“徭勤苦税”,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税制的发展和现代税收制度的演变,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税收的看法和政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听说古代人民要交很多徭税,他们的生活一定很辛苦吧!2. 初中生:徭税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如果徭税过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 高中生:我认为政府应该减轻企业的徭税负担,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