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勖
kuì xù
  • 拼 音:kuì xù
  • 注 音:ㄎㄨㄟˋ ㄒ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使知羞自勉。《新唐书·郑元璹传》:“ 译 事后母不谨, 隋文帝 尝赐《孝经》愧勗之。”

  • 基本含义
    感到愧疚并努力改正错误。
  • 详细解释
    愧勖是由“愧”和“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愧指内心感到愧疚,勖指努力改正错误。愧勖表示一个人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缺点后,感到内疚并努力改正。
  • 使用场景
    愧勖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或缺点后,感到内疚并积极主动地努力改正。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家庭等。例如,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并感到内疚时,可以用愧勖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努力。
  • 故事起源
    据传,愧勖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当时,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犯了错误而感到愧疚,于是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孔子回答说:“有过则改,无过则勉,人无过则不勖。”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愧勖”。
  • 成语结构
    愧勖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愧”是形容词,表示内心感到愧疚;“勖”是动词,表示努力改正错误。
  • 例句
    1.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感到愧勖,并决心努力改正。2. 她对自己的过失感到愧勖,决定积极弥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愧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犯了错误而感到愧疚,然后他下定决心努力改正错误,这样就能够记住愧勖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愧勖相关的成语,如“自愧不如”、“愧悔无地”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作弊了,感到愧勖,决定下次要诚实面对考试。2. 初中生:我对家长撒谎了,感到愧勖,下次一定要诚实面对自己的错误。3. 高中生:我没有好好学习,浪费了很多时间,感到愧勖,决定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4. 大学生:我在团队项目中拖后腿了,感到愧勖,决心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