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tiān kè hán
  • 拼 音:tiān kè hán
  • 注 音:ㄊㄧㄢ ㄎㄜˋ ㄏ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代西北各族君长对 唐太宗 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 太宗 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 唐 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 太宗 亦沿用此称。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高昌》:“ 文皇 南面坐,夷狄千羣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 天可汗 ,以覆我国都。” 宋 王溥 《唐会要·杂录》:“ 贞观 四年,诸蕃君长诣闕,请 太宗 为 天可汗 。乃下制,令后璽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 天可汗 。”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新唐书·郭子仪传》:“﹝ 口紇 ﹞惊曰:‘ 令公 存乎? 怀恩 言天可汗弃天下, 令公 即世,中国无主,故我从以来。公今存,天可汗存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都尔伯特》:“ 策凌 卒时,谆谆告其长史曰:‘天可汗之恩,万世不可负也。’”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权力和地位非常高,如同天神一般。
  • 详细解释
    天可汗是由“天”和“可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天”表示高度,意味着非常高的地位和权力;“可汗”是对蒙古、突厥等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的称呼。因此,“天可汗”形容一个人的权力和地位非常高,如同天神一般。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的地位和权力非常高,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用来形容国家领导人、企业家、权威专家等。
  • 故事起源
    天可汗最早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史记·匈奴列传》。据说,匈奴的可汗信奉“天可汗”这个称号,意味着他的地位高于众人,如同天神一般。后来,“天可汗”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权力和地位非常高的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位企业家在商界地位如同天可汗,无人可及。2. 他的权威和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天可汗一般。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天可汗”想象成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天空之上,俯瞰着世界,象征着他的高地位和权力非常高。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和他们的权力结构,例如汉朝的皇帝、唐朝的皇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位老师在学校里的地位就像天可汗一样,大家都很尊敬他。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的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天可汗一般。3. 高中生:这位学校领导的权力和地位非常高,他就像天可汗一样统治着整个学校。4. 大学生:这位企业家在商界的地位如同天可汗,无人能够撼动他的权威。5. 成年人:这位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天可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