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吃酒李公醉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ㄓㄤ ㄍㄨㄙ ㄔㄧ ㄐㄧㄨˇ ㄌㄧˇ ㄍㄨㄙ ㄗㄨㄟˋ

    张公吃酒李公醉(張公喫酒李公醉) 

    见“ 张公喫酒李公醉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天后 时,謡言曰:‘ 张公 喫酒 李公 醉。’ 张公 者,斥 易之 兄弟也; 李公 者,言 李 氏大盛也。”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类说》卷四七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 郭朏 有才学而轻脱,夜出,为醉人所诬,太守詰问, 朏 笑曰:‘ 张公 喫酒 李公 醉者, 朏 是也。’太守令作《张公喫酒李公醉赋》。 朏 云:‘事有不可测,人当防未然,何 张公 之饮也,乃 李老 之醉焉, 清河丈人 ,方肆杯盘之乐; 陇西公子 ,俄遭酩酊之愆。’守笑而释之。”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陈亚 ……幼孤,育於舅家。舅姓 李 ,为医工,人呼为‘衙推’。 亚 登第,人皆贺其舅。 亚 有诗云:‘ 张公 喫酒 李公 醉,自古人言信有之。 陈亚 今年新及第,满城人贺 李衙推 。’”亦作“ 张公喫酒李公颠 ”、“ 张公吃酒李公醉 ”。 唐 孙棨 《北里志·张住住》:“曲中唱曰: 张公 喫酒李公颠, 盛六 生儿 郑九 怜。”《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 西门庆 到衙门里坐厅,提出强盗来,每人又是一夹二十顺腿,把 何十 开出来放了,另拿了 弘化寺 一名和尚顶缺,説强盗曾在他寺内宿了一夜,世上有如此不公事,正是: 张公 吃酒 李公 醉,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

  •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人的胃口非常大,吃喝量很大,而另一个人却因此而醉倒。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中的“张公”和“李公”都是人名,表示两个人。其中,“张公吃酒”表示张公喝酒的能力很强,喝得多而不醉;而“李公醉”表示李公因为酒量不好,只喝一点酒就会醉倒。整个成语通过对比来形容一个人的胃口非常大,吃喝量很大,而另一个人却因此而醉倒。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食量或酒量非常大,超过了一般人的承受能力。
  • 故事起源
    根据传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唐代的一个宴会。当时,张公和李公一起参加了宴会,张公喝了很多酒却没有醉倒,而李公只喝了一点点酒就醉倒了。这个情景被人们传扬开来,后来演变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 谓语+ 宾语+ 结果
  • 例句
    1. 他真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每次我们聚会他都能喝好多酒。2. 这个酒吧的酒量最大的客人就是张公吃酒李公醉。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张公和吃酒的动作形象地联系起来,想象张公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喝酒,而李公则因为酒量不好而醉倒。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酒相关的成语,如“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酒肉朋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张公吃酒李公醉,我爸爸每次喝酒都会醉得一塌糊涂。2. 初中生:他真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每次聚会都能喝得满面红光。3. 高中生:他喝酒的能力真是太强了,简直就是张公吃酒李公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