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蹇匪躬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jiǎn jiǎn fěi gōng ㄐㄧㄢˇ ㄐㄧㄢˇ ㄈㄟˇ ㄍㄨㄙ

    蹇蹇匪躬 

    《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高亨 注:“言王臣謇謇忠告直諫者,非其身之事,乃君国之事也。”后因以“蹇蹇匪躬”谓为君国而忠直谏诤。蹇,通“ 謇 ”。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违令犯颜,蹇蹇匪躬者,安上之民翰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必也立朝,增蹇蹇匪躬之节。”亦作“ 蹇諤匪躬 ”、“ 蹇之匪躬 ”。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 张九龄 在相位,有蹇諤匪躬之诚, 元宗 既在位年深,稍怠庶政,每见帝无不极言得失。”一本作“謇諤匪躬”。 清 钱谦益 《匪斋记》:“客有唁予者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勗子乎?’”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困难重重,却不肯努力奋斗。
  • 详细解释
    蹇蹇:艰难困苦的样子;匪:不肯;躬:努力奋斗。原意为面临困难时,不肯努力奋斗,而是选择逃避或放弃。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一个人面对困难时,不敢努力奋斗,而是选择逃避或放弃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劝诫或警示他人不要轻易放弃努力。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太公望在齐桓公统治时,有一次他被任命为相国。太公望知道自己的任期很短暂,但他仍然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后来,齐桓公非常感激太公望的贡献,任命他为齐国的宰相。
  • 成语结构
    由两个相同的词语“蹇蹇”和两个不同的词语“匪躬”组成。
  • 例句
    1. 面对困难,他却蹇蹇匪躬,没有付出努力。2. 在学习上,我们不能蹇蹇匪躬,要积极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发音“蹇蹇匪躬”与“坚坚非攻”进行联想。坚坚非攻表示坚定不移地攻击,而蹇蹇匪躬则相反,表示不肯努力奋斗。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努力奋斗相关的成语,如“奋不顾身”、“锲而不舍”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困难,他却蹇蹇匪躬,没有认真复习。2. 初中生:在面对挫折时,我们不能蹇蹇匪躬,要坚持努力。3. 高中生:面对学业压力,我们不能蹇蹇匪躬,要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困难。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不能蹇蹇匪躬,要敢于面对挑战并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