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邈
miǎo miǎo
  • 拼 音:miǎo miǎo
  • 注 音:ㄇㄧㄠˇ ㄇㄧ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久远;广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炎 皥 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孔平仲 《杨大年喜朝京阙》诗:“七 闽 波渺邈,双闕气巖嶢。” 明 史璧 《刻<颜氏家训>序》:“夫振古渺邈,经残教荒,驯至于今,变趋愈下。”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遥远、不可捉摸或难以理解。
  • 详细解释
    渺邈一词常用来形容遥远、不可及或难以理解的事物。它可以指代时间、空间、感情或思想等方面的事物。渺邈常常与远、高、深等词语搭配使用,用来形容超出人们能够感知、理解的范围。
  • 使用场景
    渺邈一词常常用于形容太阳、星空、远方、天堂等与人类生活相对较远的事物。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理想、梦想或思想境界等抽象概念。
  • 故事起源
    渺邈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上无片瓦,下无立锥,非其任也,而何待哉?只得于渺邈之中。”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庄子逍遥自在的心境和胸怀。渺邈一词通过这个故事,逐渐被引申为形容超越人们认知范围的事物。
  • 成语结构
    渺邈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表示事物遥远、不可捉摸的意思。
  • 例句
    1. 他的梦想如同渺邈的星空,美丽而遥远。2. 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渺邈而无力。3.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渺邈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夜空中的星星,它们遥不可及,难以捉摸,来记忆渺邈一词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庄子的《逍遥游》了解更多关于渺邈的思考和哲学观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夜晚的星星看起来很渺邈,就像是闪烁的钻石。2. 初中生:我的未来充满了渺邈的可能性,我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仍然只是渺邈的一角,我们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