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
jiàn shuō
  • 拼 音:jiàn shuō
  • 注 音:ㄐㄧㄢˋ ㄕㄨㄛ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 基本含义
    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 详细解释
    见说是由“见”和“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见”表示目睹、看到,而“说”表示评论、议论。见说的含义是指某人的名声或事迹被人广泛传颂或议论,表示这个人的名声很好或事迹很出众。
  • 使用场景
    见说常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声誉很高,或者某人的事迹被人广为赞扬和传颂。可以用在赞美某人在某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或者某人的行为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认可的情境中。
  • 故事起源
    见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故事讲述了秦始皇时期,主父偃因为力大而被推荐给秦始皇,成为了秦始皇的近侍。主父偃非常勤奋努力,忠于职守,秦始皇对他非常赞赏。后来,主父偃退休后,秦始皇对他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表扬,使得主父偃的名声传遍天下。这个故事表达了主父偃的事迹被人广泛传颂的情况,从而形成了成语“见说”。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他的才华和勤奋使得他在学校里成为了见说的对象。2. 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因为他的研究成果而成为了大家见说的对象。3. 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使得她在社区里成为了见说的人物。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见说”这个成语与“广为人知”这个概念联系起来记忆。成语“见说”表示某人的名声或事迹被人广泛传颂或议论,与“广为人知”意思相近,因此可以通过将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名声、赞扬相关的成语,如“口碑载道”、“声名狼藉”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小明是个认真努力的好学生,他在班级里成为了见说的对象。2. 初中生:因为她在学校里的优秀表现,她成为了大家见说的人物。3. 高中生:他的音乐天赋和努力让他成为了见说的对象,大家都对他的演奏赞不绝口。4. 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成为了见说的人物,校园里的许多人都对他的贡献表示赞赏。5. 成年人:他的商业成就使得他成为了见说的对象,许多人都认可他的商业才能和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