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勒子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拼音:luó lè zǐ

    名称简介

    名称考证:罗勒子 (《嘉祐本草》),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

    拼音名: Luó Lè Zǐ

    英文名: Fruit of Sweet Basi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basilicum L. O. basilicum L.var.pilosum (Willd.) Benth.

    异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

    药材简介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罗勒"条。

    采集: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不宜水洗,着水易粘连成团),晒干。

    药材:干燥小坚果呈卵形,长约2毫米,基部有果柄痕迹;表面灰棕色至黑色,微带光泽,于扩大镜下可见细密小点。质坚硬,横切面呈三角形,子叶肥厚,乳白色,富油质。气弱,味淡,含口中有滑润感;浸水中,膨胀后,外表有1层白色粘液质。以颗粒饱满、无泥沙者为佳。

    产于江苏。

    化学成分:种子含灰分8.70%、蛋白质16.40%、脂肪16.86%、纤维28.14%、水分6.87%、碳水化物(差值计算)23.03%。

    种子油中含棕桐酸3.3%、硬脂酸6.4%、油酸15.4%,亚油酸56.3%、亚麻酸18.5%。

    果实的粘质中含戊糖9.2%、己糖70.3%、糖醛酸7.3%、游离的类脂25.4%、结合类脂10.3%。其粘多糖水解后产生D-半乳糖醛酸6.1%、D-甘露糖醛酸3.3%、D-葡萄糖25.0%、D-半乳糖24.4%、D-甘露糖10.0%、L-阿拉伯糖12.4%、D-木糖7.5%、L-鼠李糖7.0%。

    种子中的储存糖分主要是车前糖、蔗糖和非还元性寡糖。

  • 基本含义
    指不懂事的小孩子,也指年幼或不成熟的人。
  • 详细解释
    罗勒子,又称芳草罗勒子,是一种香料植物。成语“罗勒子”比喻不懂事的小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幼或不成熟的人。在这个成语中,罗勒子象征着嫩芽,代表着年幼、无知和不成熟。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小孩子或不成熟的人,用以表达对其幼稚、不懂事或不成熟的态度。
  • 故事起源
    成语“罗勒子”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梦花痴》故事中。故事中,有一个爱追求浪漫故事的女子,她梦中常常出现罗勒子,因此被称为“罗勒子”。后来,人们就用“罗勒子”来形容不懂事的小孩子或年幼不成熟的人。
  • 成语结构
    主语 + 罗勒子
  • 例句
    1. 这个孩子真是个罗勒子,什么都不懂。2. 别和他辩论了,他还是个罗勒子,根本不懂事。3. 她虽然年纪小,但并不是个罗勒子,她很懂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罗勒子这种植物的形象进行联想记忆。想象一个嫩绿的罗勒子,表示一个年幼、无知和不成熟的人。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罗勒子的信息,包括它的特点、用途和烹饪中的应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还是个罗勒子,什么都不懂。2. 初中生:他虽然长得高,但是还是个罗勒子,不懂事。3. 高中生:她已经十七岁了,但是有些方面还是个罗勒子,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