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
shuǐ dī
  • 拼 音:shuǐ dī
  • 注 音:ㄕㄨㄟˇ ㄉ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注水以供磨墨用的文具。也称水注。 宋 周必大 《玉堂杂记》卷下:“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滴之类。”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水滴辨》:“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復磨,故有水盂。”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神人狮子》:“冢中得古铜罍、勺、壶、洗、尊、鼎、杂器之物二百餘件。内一水滴,作狮子昂首轩尾走跃状。”
    (2).水点;水珠。 萧红 《生死场》一:“篱墙上的衣裳在滴水滴,蒸着污浊的气。” 凌力 《星星草》第十章三:“钗头是只金凤凰,做工十分精巧,凤嘴里含了一颗珍珠,下面吊了一串小珍珠穿成的垂挂,最下面坠着一颗水滴似的晶莹澄澈的红宝石。”

  • 近义词

    (水点

  • 英文翻译

    1.water-drop

  • 基本含义
    滴水落下,经过一段时间会凝结成冰,比喻积少成多,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 详细解释
    滴水成冰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用来形容微小的事物或行动经过积累和时间的推移,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一滴滴的水滴在寒冷的环境中,经过凝结后会形成坚硬的冰,表达了积小成大的道理。
  • 使用场景
    滴水成冰常常用于形容微小的努力、积累或行动会逐渐产生重要的结果。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积累和成长。
  • 故事起源
    滴水成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一书中。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冯唐的人,他常年在深山中修炼,每天都会用水滴来磨石头,最终磨出了一个洞。这个故事表达了积少成多的道理,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滴水成冰。
  • 成语结构
    滴水成冰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滴水”表示微小的事物或行动,“成冰”表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重大变化。
  • 例句
    1. 坚持每天学习一点,滴水成冰,最终你会取得巨大的进步。2. 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会滴水成冰,帮助你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和图像化的方法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滴滴的水滴在冷冻的环境中,慢慢凝结成冰块的过程。将这个图像与成语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滴水成冰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积累、成长相关的成语,如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通过积累和持续努力可以产生重要变化的道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坚持读书,滴水成冰,最终考了个好成绩。2. 初中生:只要坚持努力,滴水成冰,你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虽然每天的进步很小,但滴水成冰,最终会达到更大的成就。4. 大学生:大学生活就像滴水成冰,每天的学习和积累最终会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