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精选治痢神书
经穴指南
经络歌诀
经验方
脚气辨惑论
脚气钩要
中医书籍
《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急救便方》
《急救广生集》
《急救良方》
《急诊医学》
知识杂集
酷热季节“粥”凉一夏
炎炎夏日祛暑喝汤粥
血热的人夏季如何“凉血”
三道蔬果帮你夏季开胃
夏季致病菌繁殖活跃专家提醒市民谨防变质食品
高温状态防晒从吃防晒食物开始
中医药方子
大蒜膏
大蒜酒
大蒜鸡子方
大蓟散
大蓟根散
大蓟汁饮
中药材
浙樟
浙江七叶树
浙江过路黄
浙江铃子香
浙皖粗筒苣苔
浙贝母
查古籍
搜索
《医述》 颤振
作者:
程杏轩
产后颤振者,乃气血亏虚,火盛而生风也。治宜十全大补汤。
如产后半身肉颤汗出者,亦宜大补。若不省人事,口吐涎沫,而颤振或螈 者,宜补血汤加荆芥穗、豆淋酒。(《张氏医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更多中医书籍
《注解伤寒论》
作者:
成无己
《洪涝灾害、泥石流灾害多发疾病中医药防治技术》
作者:
《炙膏肓腧穴法》
作者:
未知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作者:
李东垣
《症因脉治》
作者:
《瘴疟指南》
作者:
郑全望
《知医必辨》
作者:
李冠仙
《祖剂》
作者:
施沛
产后颤振者,乃气血亏虚,火盛而生风也。治宜十全大补汤。
如产后半身肉颤汗出者,亦宜大补。若不省人事,口吐涎沫,而颤振或螈 者,宜补血汤加荆芥穗、豆淋酒。(《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