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查古籍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东垣有言.凡发痢疾.白则伤气.赤则伤血.赤白相兼.气血都怫.东垣此言.千古无匹.请申论之.昭昭若揭.惟肺主气.气伤肺遏.白由肺来.暑湿所折.惟心主血.血伤心热.赤自心来.暑湿是结.至若痢黄.乃脾胃泄.暑湿伤土.饮食无节.黄中白垢.肺脾气郁.黄中赤秽.心脾气夺.五脏俱伤.五色痢溢.治必求本.审之贵悉.因热因寒.斯言恍惚.痢必腹痛.后重里急.乃气不宜.津液凝涩.每一滞行.肠痛如刮.大肠既瘀.小肠亦窒.阴阳不分.虚实更叠.内经之言.其因不一.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少阳在泉.火淫如 .民病注泻.赤白俱出.此皆病因.非病从发.至于噤口.至于休息.痢至于此.多死少活.审脉察症.毋少轻忽.方药所投.庶保无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