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查古籍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治男子、妇人一切虚冷,气血虚损,筋骨羸瘦,渐成瘵疾。及大病方安,气血未食过伤,脏腑虚滑。或腹痛暴下,全不思食,呕逆酸水,腹胁胀满,夜多虚汗。及妇人赤白带下,久无子息,并宜服之。
砒(一两,取益母草烧灰一两,独扫烧灰一两,同砒研匀,以米醋合成一块,候干,于新瓦蛎(二两,盐泥固济,候干,炭火五斤一,炭尽候冷,去泥土,净称一两,研如粉)白矾上件同研令极匀,煮糯米浓糊为丸如鸡头大,阴干。每服一粒,空心,新汲水送下。忌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