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疡医大全》 脸发门主论

    作者: 顾世澄

    申斗垣曰∶脸发乃足阳明胃经,多气少血,其疮发于眼下脸上四白穴、(在目下一寸,直目瞳子。)巨 穴。(挟鼻旁八分,直目瞳子。)色似葡萄,形渐大或生子母疮者,八日死。在左用内托药加当归两倍,右加三倍,妙在斯也。(《启玄》)

    脸发(图缺)

    周文采曰∶气血上壅,结聚脾经,故毒发于面,名曰面毒。(《集验》)

    窦汉卿曰∶面发毒,多起于房劳太过,乘虚风入经络,阳明经虚,发于面也。或面生疖瘰,患者欲求速愈,而庸医或以毒药敷点,或以艾火炙之,或以针刀刺之,或犯尻神恶宿,或破后房事不戒,或受狂风霜雪寒露暴戾之气,或服金石草木诸部恶毒相攻相反之剂,以致病症日剧。殊不知面为诸阳之首,禁火、禁刀、禁毒,况耳目口鼻之官,总系一处,比四肢不同,若不保重,命亦难生。何也?面为阳,火气入之,熏蒸肌肉;刀针刺之,即伤经络;毒药点之,暴剥皮肉。辗转为患,继之以风邪入之,则头面虚肿,目鼻肿胀,患处日腐,其臭秽难闻,脾胃日削,寒热交作,痛楚万状,难以尽言。若有五善而无七恶,外敷清凉拔毒之药,内服参术内托之剂,再合犀角郁金散服之,以拔积毒,其命方可保也,否则难生。(《全书》)

    奎光曰∶面痈,大抵属郁,防内攻,宜用碧丹。(方载咽喉门)兼服煎药,外敷三黄散。

更多中医书籍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