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外感口噤不语

    【口噤不语之症】面色多赤,身体壮热,牙关紧闭,昏冒不知,口干唇焦,二便赤涩,此外感不语之症也。

    【口噤不语之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经络不通,发热自盛,热极生痰,上熏心肺,神识昏迷,则不语之症作矣。

    【口噤不语之脉】右脉滑数,肠胃有热。左关浮大,表邪未解。右脉滑实,痰凝气滞。左脉浮紧,寒邪闭结。左脉沉数,心肝有热。

    【口噤不语之治】表未解者,防风通圣散减白术;表解里热者,清心丸、凉膈散、转;宜下者,三化汤下之;有痰,涤痰汤;寒邪闭结者,温中散;心肝有热,龙胆泻肝汤;若初起痰食凝结上焦,先用吐法极妙。

    防风通圣散见前。

    清心丸治热痰迷心窍。

    黄连 麦冬 黄芩 龙脑 薄荷 胆星

    凉膈散治热壅口噤。

    山栀 连翘 薄荷 黄芩 甘草 大黄 桔梗 芒硝

    转舌膏治舌音不清,语言不出。

    连翘 石菖蒲 山栀 黄芩 桔梗 防风 犀角 玄明粉 甘草 柿霜 酒大黄

    三化汤见前

    涤痰汤治痰迷心窍。

    南星 半夏 枳实 石菖蒲 竹茹 橘红 甘草 白茯神

    温中散

    浓朴 广皮 半夏 甘草 炮姜

    龙胆泻肝汤见舌音不清。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