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燥火三消

    【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多饮渴不止,唇口干裂,烦躁不宁,此燥火伤于肺,即上消症也于小肠、膀胱,即下消之症也。

    【燥火三消之因】或赫义羲年,燥气从令,或干旱之岁,燥火行权,或秋令之月,燥燥火伤人,上则烦渴引饮,中则消谷易饥,下则小便频数,燥万物者,莫燥乎火,而三消之

    【燥火三消之脉】寸脉浮数,燥伤于上,关脉洪数,燥伤于中,尺脉沉数,燥伤于下。

    燥伤于气,脉见大数;燥伤于血,脉见细数。

    【燥火三消之治】清燥为先,烦渴引饮,家秘用知母石膏汤,加干葛。多食易饥,人参白虎汤。小便频数,淋沥如膏,益元散、导赤各半汤。

    知母石膏汤

    知母 石膏 葛根 甘草

    人参白虎汤即前方加人参。

    益元散

    滑石 甘草

    共为细末,人参汤下。

    导赤各半汤见后湿热消。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