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己未岁图

    作者: 朱梓

    图psjzl56.bmp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中见少宫土运。岁土不及。上宫与正宫同。少宫上临太阴。

    至平化丰虫其养肉其政肃时起。

    镇星、火。则为气之化同。邪毒不生是岁土在上。水在下。土胜水。天气盈。地气虚。当取化源。岁遇太乙天符。其气至平。

    不真热岁半之前。其政湿。

    岁半之后。其令寒。

    初之气。自戊午年大寒日亥初。至是岁春分日酉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

    客气条舒。风湿相搏。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宜调厥阴之客。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间谷宜稻。则风不为邪。二之气。自春分日酉正。至小满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少阴火。中见土运。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盛行。远近咸若。湿蒸相搏。雨乃时降。宜调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岁谷宜。间谷宜豆。则热不为邪。三之气。自小满日申初。至大暑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太阴土。中见土运。气与运符而行平气。天政布。

    湿气降。地气迁。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附肿。胸腹满。宜调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间谷宜麻。则湿不为邪。是气也。无犯司气。四之气。自大暑日午正。至秋分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宫土。客气少阳火。

    中见土运。岁运得位。相火居之。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搏。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肿。宜调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之。岁谷宜玄。间谷宜豆。则火不为邪。五之气。自秋分日巳初。至小雪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气阳明金。中见土运。土生金。金得位。惨令已行。寒露下。霜雪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宜调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岁谷宜玄。间谷宜黍。则燥不为邪。终之气。自小雪日卯正。至大寒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羽水。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水当其位。湿土合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患关节禁固。腰痛。寒湿持于气交而为疾也。宜调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玄。间谷宜稷。则寒不为邪。此六气之化也。气交之化。岁有水郁。治宜折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