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拼音注音Jiǎ Dì Dòu别名

    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

    来源

    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

    淡,凉。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散瘀消肿。主治泌尿系结石,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假地豆拼音注音Jiǎ Dì Dòu别名

    假番豆

    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密子豆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原形态

    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

    性味

    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
  • 拼音注音Bái Là Shù Yè出处《贵州植药调查》来源木犀种植物白蜡树的树叶,详“白蜡树皮“条。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生肌。复方①治经闭:白蜡树叶研末,用酒、水各半吞服,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钱,连服三天。②治刀伤:白蜡树叶捣烂外......
  • 拼音注音Bái Là Shù Pí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树皮。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山沟、林下。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广东、云南等地。原......
  • 拼音注音Bái Là Huā出处贵州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蜡树皮“条。功能主治止咳,定喘。治咳嗽,哮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复方治哮喘咳嗽:白蜡花二钱,枇杷花三钱。米汤泡冰糖煎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蝶花拼音注音Bái Dié Huā别名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来源兰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L.)Rafin.,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补肾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