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可爱复叶耳蕨

    拼音注音Kě ài Fù Yè ěr Jué别名

    大叶鸭脚莲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鳞毛蕨科植物可爱复叶耳蕨根茎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中、溪边的阴湿岩石及泥土上。分布于广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及西南地区。

    原形态

    可爱复叶耳蕨,又名:可爱汝蕨。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茎横走。叶近生,革状草质,鲜绿色;叶柄长30~45厘米,褐色,有纵沟,几无毛,基部具稀少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4~8毫米:叶片卵状广披针形,长35~55厘米,宽25~35厘米,2回羽状复叶。中肋鳞片线形,羽片5~8对;顶羽片三角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4~6厘米;侧羽片披针形,较顶羽片稍小,先端渐尖,基部最宽,小柄长1~1.5厘米;最下羽片下向的第一小羽片伸长,披针形,再成羽状复叶;小羽片稍呈菱形,基部上方耳状,下方斜楔形,先端急尖,边缘有锐齿。孢子囊群近叶缴着生,囊群盖圆肾形。孢子期5~10月。

    功能主治

    治关节疼痛:新鲜可爱复叶耳蕨根茎二两左右,加紫丹参、五加皮各一两,水煎,冲入黄酒适量,空腹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茅根别名大茅根来源禾本科芒属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用于妇女干血......
  • 《中国药典》:巴豆拼音注音Bā Dòu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英文名FRUCTUS CROTONIS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
  • 《中药大辞典》:巴豆叶拼音注音Bā Dòu Yè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功能主治治疟疾,疮癣,跌打损伤,蛇伤。①《岭南采药录):“治......
  • 《中药大辞典》:巴豆壳拼音注音Bā Dòu Ké别名巴豆皮(《宣明论》)。出处《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消积滞,止泻痢。“②《本草再新》:“杀虫,败毒。破瘰疬痰核。“复方治泻痢:巴豆皮、......
  • 《中药大辞典》:巴豆树根拼音注音Bā Dòu Shù Gēn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出处《纲目》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茎,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