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罗汉松根皮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根皮拼音注音Luó Hàn Sōnɡ Gēn Pí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土杉根皮。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鲜罗汉松根皮与苦参根等量,加黄酒捣烂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罗汉松根皮拼音注音Luó Hàn Sōnɡ Gēn Pí出处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或短叶罗汉松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Taxus macrophyll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多栽培于庭园,野生者极少。

    2.原产日本。作庭园树;北京有盆栽。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1.树皮灰白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鳞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枝叶稠宓。叶螺旋状排列,条状披针形,微弯,长7-12cm,宽7-10mm,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显着突起,下面带白色,淡绿色中脉微突起。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3-5(稀7)簇生于极短的总梗上,长3-5cm;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种子卵圆球形,径长1-1.2cm,熟时肉质假皮紫色或紫红色,有白粉,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红色或紫红色,梗长1-1.5cm。花剪4-5月,种子8-9月成熟。

    2.本种与罗汉松的区别为 小乔木或呈灌木状,枝条向上斜展。叶短而密生,长2.5-7cm,宽3-7mm,先端钝或圆。

    性味

    甘;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祛风除温;杀中止痒。。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癣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水煎熏洗。

    临床应用

    治跌打损伤,鲜罗汉松根皮与苦参根等量,加黄酒捣烂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杂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
  •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出处《陆川本草......
  • 《中药大辞典》:矮脚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别名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云南中草药选》),金龙胆草(《四川中草药通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 《中药大辞典》:矮脚龙胆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龙胆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较高山地的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等地。原形态小龙胆草: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茎单生或数......
  • 别名圆叶豆瓣草、坐镇草来源荨麻科矮茎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 Hook. et Ar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辽宁、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辛,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主治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