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芋梗

    《中药大辞典》:芋梗拼音注音Yù Gěnɡ别名

    芋荷杆(《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芋茎(《湖南药物志》)。

    出处

    《本草衍义》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叶柄。7~8月间采取。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芋头"条。

    功能主治

    治泻痢,肿毒。

    ①《本草衍义》:"擦蜂螫处。"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0.5~2两。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复方

    ①治腹泻痢疾:芋茎(叶柄)、陈萝卜根、大蒜。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筋骨痛,无名肿毒,蛇头指,蛇虫伤:芋茎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芋梗拼音注音Yù Gěnɡ别名

    芋荷杆、芋茎

    英文名Petiole of Dasheen出处

    出自《本草衍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除去叶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我国南方及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芋,湿生草本。根茎卵形,常生多数小球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2-3枚或更多,叶柄肉质,长20-90cm,绿色,基部呈鞘状;叶片卵状广椭圆形,长20-50cm,质厚,盾状着生,先端短而锐尖,基部耳形,耳片钝头,全缘,呈波状。花序柄常单生,短于叶柄;佛焰苞长短不一,一般为长20cm左右;管部绿色,长约4cm,粗2.2cm,长卵形;檐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约17cm,展开成舟状,边缘内郑,淡黄色至绿白色;肉穗花序长约10cm,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位于下部,长3-3.5cm,中性花序位于中部,长3-3.3cm,雄花序位于上部,长4-4.5cm,先端骤狭,附属器钻形,长约1cm。期期2-8月。

    归经

    心;脾经

    性味

    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解毒;化瘀。主荨单板机疹;过敏性紫癜;腹泻小儿盗汗黄水疮;无名肿毒;蛇头疔;蜂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掺。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擦蜂螫处。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消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ān Lǘ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庵闾“条。冬季采收。归经《纲目》:“入足厥阴经。“性味苦辛,温。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吴普本草》:“苦,小温,无毒。“③李当之《药录》:“温。“④《本草经疏......
  • 《全国中草药汇编》:昂天莲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气散瘀,消肿。疮疖红肿:鲜根皮或鲜叶捣烂调红糖外敷。......
  • 拼音注音àn Zǐ Bèi Mǔ别名乌花贝母、松贝母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鳞茎。7~9月苗未枯......
  • 拼音注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cycadina (Fran......
  • 《中药大辞典》:桉叶拼音注音ān Yè别名桉树叶(《现代实用中药》),蓝桉叶(《广西中药志》)。出处李承枯《生药学》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蓝桉,又名:灰杨柳、玉树、小球核桃、蓝油木、杨草果桃、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