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鼋胆

    《中药大辞典》:鼋胆拼音注音Yuán Dǎn出处

    《纲目》

    来源

    为鳖科动物胆汁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鼋甲"条。

    性味

    《纲目》:"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纲目》:"治喉辨,以生姜,薄荷汁化少许服,取吐。"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鼋胆拼音注音Yuán Dǎn英文名Owen, Soft-shelled turtle gallbladder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胆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ochelys bibroni (Owen)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以死鱼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鼋,背甲长33-47cm,宽32.5-41cm。头较小,软吻突极短,仅略凸出吻端,不到眼径一半。背甲近圆形,被革质皮肤,前缘及裙边光滑无疣,无纵棱。腹甲平滑,后叶较短,幼鼋背面嵴棱明显,裙边有疣粒。四肢不能缩入壳内。内侧3指、趾具爪,蹼发达,有栉状肤褶及腹棱;尾短,不露出裙边。背面橄榄色,具黄色斑点,腹面白色。幼鼋生活时带黄色。

    归经

    肺经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小儿高热惊风;热毒喉痹

    用法用量

    内服:取鲜品温水化服,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国药典》:蓖麻子拼音注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
  • 《中药大辞典》:蓖麻根拼音注音Bì M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5,7,9,11,β-谷甾醇。性味《福建中草药》:“淡,微温。“功能主......
  • 《中国药典》:蓖麻油拼音注音Bì Má Yóu英文名OLEUM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几乎无色或微带黄色的澄清黏稠液体;气微;味淡而后微辛。本......
  • 拼音注音Bì Má Cán别名木薯蚕来源药材基源:为天蚕蛾科动物蓖麻蚕的幼虫或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Donovan)采收和储藏:将幼虫置沸水中略烫,取出拌以草木灰,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功能主治活血调血,清热解毒。主治妇女月经不调,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