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变阳汤

    《辨证录》卷十三:变阳汤处方

    人参、黄耆2两,金银花半斤(煎,汤代之),附子1钱,荆芥(炒黑)3钱,柴胡2钱,白芍1两,天花粉5钱,生甘草5钱。

    功能主治

    背痈。背心发瘰,痒甚,已而背如山重,悠悠发红晕,如盘之大。此阴痈初起之形象。

    用法用量

    井花水煎汁2碗服,滓再煎。服后阴必变阳作痛。再1剂,而痛亦消;再1剂,全愈。

    各家论述

    阳毒可用攻毒之剂,而阴毒须用补正之味。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幽阴之毒不敢入心肺之间;而金银花性补,善解阴毒,得参、耆而其功益大;然非得附子则不能直入防毒之中,而又出于阴毒之外,毒深者害深,又益之生甘草以解其毒;然毒结于背者,气血之壅也,壅极者,郁之极也,故加柴胡、荆芥、白芍、天花粉之类消痰通滞,开郁引经,自然气宣而血活,痰散而毒消矣。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青囊秘诀》卷上:变阳汤处方

    黄耆3两,当归2两,山药2两,肉桂5钱,半夏3钱,人参1两,茯苓1两,锦地罗5钱。

    功能主治

    阴毒不起,背痈溃烂,洞见肺腑,疮口黑陷,身不能卧,口渴思饮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青囊秘诀》卷上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蕲艾4钱,乌梅1个(上钻1孔)。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以蕲艾包乌梅,用线扎定,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摘录《内经拾遗》卷一......
  • 处方生艾(捣,取汁)。功能主治下蛔。主蛔虫,或心如刺,口吐清水。用法用量取肥香脯1方寸片,先吃,令虫闻香,然后即饮1升。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葛氏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 处方艾1两(锉细)。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以酽醋半升,煎取浓汁,去滓,涂摩癣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 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嚼痛。用法用量上药煎取......
  • 处方艾不拘多少。制法烧灰细研。功能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