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必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必胜散处方

    熟地黄、小蓟(并根用)、人参、蒲黄(微炒)、当归(去芦)、川芎、乌梅(去核),各一两。

    炮制

    上件药捣,罗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呕血、咯血。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必胜散处方

    熟干地黄 小蓟(并根用)人参 蒲黄(微炒)当归(去芦)芎藭 乌梅(去核)各3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粗散。

    功能主治

    益气养荣,凉血止血。主吐血、衄血、呕血、咯血属于气血两亏,血分有热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重订严氏济生方》:必胜散处方

    蒲黄(略炒)螺儿清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主齿衄。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擦患处,少待,用温盐水漱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方》:必胜散处方

    雄黄 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

    主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

    上二味,分别研为细末,含水嗜之。立效。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方》《外科正宗》卷四:必胜散处方

    大黄 槟榔 白牵牛各3克 粉霜4.5克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主大麻风,血热秘结,脏腑不通。

    用法用量

    年壮者,作五服,中年久虚者,作七服,用生姜120克捣汁,赤砂糖9克,加水300毫升,三味和匀,临睡时腹中稍空,顿温,通口服之即睡。至三更遍身麻木如针刺,头目齿缝俱痛,此药寻病之功已达,行出大小二便,或青、白、黑、黄,又或红虫之类,此乃病根也。一月服药三次渐痊,眉发俱生,肌肤如旧。齿缝有血,宜用贯众、黄连各9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冰片少许,每日陆续漱之,其血自止。

    备注

    《张氏医通)卷十四所载必胜散,较《外科正宗》方多皂角刺,生炙甘草。"治疠风恶疾,营卫俱病,上下齐发。"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张氏医通》卷十四:必胜散处方

    赤槟榔5钱,皂角刺(炒)5钱,大黄(酒煨)1两,白牵牛(生,取头末)6钱(以一半炒),甘草(生、炙)各1钱,轻粉2钱。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疠风恶疾,营卫俱病,上下齐发。

    用法用量

    壮年者分5服,中年者分7服。每服入黑糖或白蜜2匙,姜汁5匙调服。临卧时腹中稍空,姜汤送下。至三更,遍身麻木如针刺,头目齿缝俱痛。此药寻病根,重者,7日行1次,稍轻者,10日半月行1次,以3-5遍为度。病退后,眉发渐生,肌肉如故。如齿缝中有血,以黄连贯众汤漱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必胜散处方

    白术4两,甘草(炙)4两,五味子(微炒)4两,干姜(炮)3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气虚弱,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加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济生续方》卷五:必胜散处方

    蒲黄(略炒)、螺儿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齿衄。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擦患处,少待,用温盐水漱之。

    摘录《济生续方》卷五《局方》卷八:必胜散处方

    熟干地黄1两,小蓟(并根用)1两,人参1两,蒲黄(微炒)1两,当归(去芦)1两,芎藭1两,乌梅(去核)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男子妇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呕血、咯血;妇人下血过多,致发虚热。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八《圣济总录》卷一六九:必胜散处方

    天南星(炮)1分,轻粉(研)1分,甘遂1分,全蝎(炒)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7粒,丹砂(研)1钱,麝香(研)半钱。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1字匕,要吐泻,酒调下;取涎,薄荷汤调下。未周晬儿减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必胜散处方

    芎、归、芍、生地、熟地、阿胶、前胡、甘草、天冬、麦冬、陈皮、黄耆、白术、茯苓、刺蓟、马勃、醉芩。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主妊娠吐血衄血者,皆由平日忧思惊恐伤于肝脾,结于经络,久则气逆以致经血妄行,口出曰吐,鼻出曰衄。心胸烦满,甚或喘急,胎气上逼则难治。

    各家论述

    古人云:胎前见血,十不活一,此甚言经血之不可伤也。夫血以养胎,胎藉血长,一有渗漏,胎元必伤,妄行过甚,孕妇有损,吐衄,从口鼻而出血,热极矣。清热凉血,胎或可安。芎、归、胶、芍、二冬、二地所以清血分之热,可养血固胎;醉芩、刺蓟、马勃专除血中之伏火;黄耆、术、芩、陈、甘补阳以生阴之道。微嫌川芎辛散上行,宜慎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杨氏家藏方》卷二:必胜散别名

    必效散

    处方

    附子1枚(端正重8钱者,生,去皮脐,切为4段,生姜自然汁1大盏,浸1宿,慢火炙干,再于生姜汁内蘸,再炙再蘸,渗尽姜汁为度),高良姜、附子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风寒客搏阳经,偏正头痛不可忍,及阳虚头痛,连绵不愈。

    用法用量

    必效散(《易简方》)。

    注意

    忌热物少时。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杨氏家藏方》卷十八:必胜散处方

    蟾酥1钱,轻粉(别研)1钱,淀粉1钱,人中白1钱,麝香1字(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牙疳,齿断蚀烂,口臭出血。

    用法用量

    临卧盐汤漱口了,贴药末在患处,用薄纸盖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普济方》卷三四四:必胜散处方

    马勃。

    制法

    以生布擦为末。

    功能主治

    妊娠吐血、衄血。亦治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浓米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四《活幼心书》卷下:必胜散处方

    川白芷不拘多少。

    制法

    上锉,晒或焙,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大人病中闻饮食药气,即恶心干呕,不能疗者。

    用法用量

    抄1字及半钱于舌上,令其自化,或用掌心盛之,以舌舐咽。儿小者,温净汤浓调,少与含化,并不拘时候。至6-7次即效。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陈皮8分,香附1钱,川芎8分,苍术1钱,车前8分,半夏1钱。功能主治便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处方白茯苓、半夏、甘草梢、泽泻、车前、土牛膝、萆薢。功能主治胃中湿热下流,伤于气分,而发膏淋。摘录《医碥》卷七......
  • 处方金银花1钱,知母1钱,花粉1钱,白芨1钱,法半夏1钱,穿山甲1钱,乳香1钱半(制),皂角刺1钱2分。功能主治疮症初起,红肿高大者。用法用量用水、酒煎服,疮在肚脐以上者,饭后服;疮在肚脐以下者,饭前服。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处方黄丹、雄黄、龙骨八停(煅)、金脚信少许(研)。制法上为末,捏作饼子。功能主治疬疮。用法用量方中黄丹、雄黄用量原缺。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 处方童便1钟,白蜜2匙。功能主治瘴疠诸疟,无问新久。用法用量共搅去白沫,顿服。取吐,碧绿痰出为妙,不然终不除。摘录《松峰说疫》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