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川椒散

    《圣惠》卷四十三:川椒散处方

    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当归半两(锉,微炒),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久心痛,冷气积聚,四肢不和,唇口青,时时恶寒。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圣惠》卷三十四:川椒散处方

    川椒30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莽草半两,细辛半两,菖蒲半两,牛膝(去苗)半两,枳壳根皮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齿龈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惠》卷三十四:川椒散处方

    川椒1分,盐1分,露蜂房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齿疼。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盏,入葱白3寸,捣破,煎5-6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直指》卷二十一:川椒散处方

    大红开口川椒(微炒,盖出汗)、诃子(煨,取肉)、川白姜(生者)、辣桂、川芎、细辛、净白术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风冷随气乘于鼻脑,津液不能自收,流涕。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普济方》卷六十九:川椒散处方

    露蜂房(去土)、僵蚕(净)、川椒(去子)、茄蒂各等分。

    制法

    上并烧存性。

    功能主治

    牙风肿疼。

    用法用量

    入盐擦之,去涎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九《直指》卷十八:川椒散处方

    真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微炒出汗)半两,官桂半两,川芎1分,当归1分,青皮1分,陈皮(制)1分,枳壳1分,槟榔1分,赤茯苓1分,青木香1分,南木香1分,荜澄茄1分,白豆蔻仁1分,甘草(炙)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

    每3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十八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川芎3钱,当归4钱,荆芥4分,桃仁10粒,人参3钱,肉桂5分(2帖后去之),炙甘草5分,枣2枚。功能主治产后血崩,形脱汗多,气促。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汗多,加黄耆、人参各3钱;渴,加麦冬、五味;泻,加茯苓、莲子。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四......
  • 处方生明矾1两,生半夏(去脐)1两,生南星(去脐)1两,白茯苓1两,干姜2两。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咳嗽,声声不绝;痰嗽。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居家必......
  • 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普挤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选奇方》:倍子散别名麝香散(《余居士选奇方》)。处方五倍子(全)不拘多少。制法上药用炭灰烧,候烟欲尽,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主走马疳。用法用量先以盐汤漱口,敷患处。虽咽津亦无......
  • 《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倍术丸处方白术500克 桂心 干姜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五饮酒澼。用法用量每次10丸,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稍加之,日再。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餐肉。摘录《外台秘要》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