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胆道排石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道排石汤处方

    金钱草3克 茵陈 郁金各15克 枳壳木香各9克 生大黄6~9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邓铁涛方:胆道排石汤处方

    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

    利胆排石,益脾止痛。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肖银昌方:胆道排石汤处方

    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主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银昌方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道排石汤组成

    金钱草30克、茵陈15克、郁金15克、枳壳9克、木香9克、生大黄6~9克。

    用法

    水煎服,或制成丸剂,每服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1周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必要时,亦可连续服2个疗程。

    功效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利胆排石。

    主治

    主治胆石症,症见右上腹疼痛、痛引肩背,或有黄疸、便秘者,舌红苔黄,脉滑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胆石症等病症。

    胆石症:治疗组60例给予胆道排石汤;对照组60例给予消炎,解痉治疗。治疗1周后,中药组胆管残余结石率,扩张胆管复原及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第20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胆道系统结石病症。方中用金钱草善于排石;合以大黄、茵陈清利肝胆湿热;郁金、木香疏肝利气。临床上应用以胆石证见腹痛、便秘为其辨证要点。如见寒热往来,加柴胡;湿热重,加六一散;消化不良,加苍术、厚朴;热重,加黄芩、虎杖等。

    方歌

    胆道排石现代方,茵陈郁金金钱草,枳壳木香生大黄,行气利湿排胆石。

    摘录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当归、甘草、黄耆、白芍、米仁、茯苓。功能主治痘疹身凉体静,浆不满足,脓囊渐阔,收靥不齐。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
  • 处方党参1两5钱,白术(炒)1两5钱,鹿角1两5钱,当归1两5钱,香附1两5钱,川芎1两,附子(炙)1两,独活1两,干姜1两,川椒1两,杜仲1两,鳖甲1两,荜茇1两,草果仁1两,白芍1两,生耆1两5钱。制法用麻油3斤,将药炸枯,去滓,再熬至......
  • 处方黄耆(炙)3钱,人参1钱,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大壮气血,固其腠理。主痘症虚寒,腠理不密,卫气虚,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讧痘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处方黄耆8分,白术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参8分,当归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钱,车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儿肾疳,由肝脾失调,加之先天肾水不足而成。体多瘦弱,目昏神倦,或凉或热,或时时伤风。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黄丸。摘录......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寒降汤处方生山药30克 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捣)三七6克(细轧,药汁送服)功能主治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