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栝楼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薤白白酒汤处方

    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 白酒700毫升

    功能主治

    通阳散结,行气化痰。治胸阳不振,气滞痰阻,致成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

    用法用量

    上三味,同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

    本方所治胸痹,是由胸阳不振,痰浊上壅所致。方中栝楼化痰通痹,理气宽胸为君;薤白温通胸阳,散结下气为臣;更以白酒辛散上行,既可温煦胸中之阳,且能疏通胸膈之气为佐使。三药相合,使痰浊得化,胸阳得振,气机通畅,则胸痹自除。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金匮》卷上:栝楼薤白白酒汤别名

    瓜蒌薤白白酒汤

    处方

    栝楼实1枚(捣),薤白半斤,白酒7升。

    功能主治

    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用法用量

    瓜蒌薤白白酒汤(《冯氏锦襄》卷七)。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

    摘录《金匮》卷上《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组成

    瓜蒌实一枚(24g) 薤白半升(12g) 白酒七升(适量)

    用法

    三味同煎,取二升,分温再服。现代用法:加适量黄酒,水煎服。

    功效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

    胸痹证。胸部闷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

    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中阳气不振,痰阻气滞所致。诸阳之气受于胸中而转行于背,胸中阳气不振,津液不得输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故胸部满痛,甚或胸痛彻背;痰浊阻肺,肺失宣降而上逆,故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均为痰浊结聚之征。本证胸阳不振为病之本,痰阻气滞为病之标,治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方以瓜蒌实为君,利气宽胸,祛痰散结。薤白为臣,温通胸阳,行气散结止痛。二药相配,一除痰结,一通气滞,相辅相成,为治胸痹之要药;佐以白酒,上行升散,行气活血,以助薤白行气通阳之功。本方药仅三味,但配伍严谨,可使胸中阳气宣通,痰浊消除,气机通畅,胸痹自除。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胸痹证的基础方,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骨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者。

    注意

    本方性偏温燥,若胸痹证属阴虚有热者应忌用。方中白酒用量,当视患者酒量而定,一般可用30~60ml,不宜过多。

    方歌

    瓜蒌薤白白酒汤,通阳行气祛痰良,胸痛彻背喘息唾,胸痹心痛皆可尝。

    摘录《金匮要略》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巴豆7粒(去壳,3生4熟),明雄黄(皂子大许),蝉肚郁金1枚。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每服2分,茶调下。摘录《痧喉汇言》......
  •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六:半金散处方乌蛇肉(酒浸,去皮、骨,焙)30克 天麻30克 全蝎(去毒,炒)30克 僵蚕(去丝、嘴,妙,为末)30克 朱砂15克(研,飞)龙脑3克(研)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拌匀。功能主治主治心肺中风,昏困不省,心胸满闷,......
  • 处方大川芎2枚(锉作4块),大附子1个(和皮生捣为细末)。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裹芎作四处。如附子末少入面,裹毕以针穿数孔子,用真脑、麝熏有穴处内香,再捏合穴内,如穴内未觉有香,再熏1柱,细罗灰,用罐子内热炭炮熟,为细末。功能主治气虚头......
  • 处方生附子 半夏各7.5克 生姜10片功能主治温胃化痰。主治胃冷生痰,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或加木香少许尤妙。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处方半夏 附子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胃中虚冷,呕吐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