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针丸

    《宣明论》卷十三:金针丸别名

    六神丸

    处方

    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轻粉、骨碎补(去毛)、槟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不木灰、肉豆蔻、阳起石、朱砂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阳绝痞气,心腹不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针穿作孔子,小油内滚过,灯焰内燎遍,于油中蘸死,嚼生姜下,不拘时候,1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鸡峰》卷十八:金针丸处方

    巴豆、朱砂各等分。

    制法

    面糊为丸,如麻子大,遂旋用针穿一窍子。

    功能主治

    卒然呕吐,胸中痞闷,气不下行,此由饮食失宜,过伤胃气,胃气滞而不行,水谷不化,气逆则吐,其脉沉疾而短滑。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针扎定,于灯上烧少时,熟水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圣济总录》卷二十二:金针丸处方

    不灰木2钱,阳起石1钱,阿魏1钱,白丁香1钱半,丹砂(研)1钱半,乳香1钱半,腻粉1钱半,硫黄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7粒。

    制法

    上为细末,糯米粽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阴气结伏在胸膈,虚痞,或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丁香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博济》卷一:金针丸别名

    大金针丸

    处方

    阳起石半两,不灰木半两,阿魏半两,巴豆25粒(去皮心,不去油),杏仁25枚(去皮尖)。

    制法

    上为细末,用软粟米饮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结胸气逆,并手足冷,呕吐不定。

    用法用量

    大金针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摘录《博济》卷一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饮处方鼠牙半支莲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消痈。主发背,对口,痈肿,疔疮。用法用量上药一味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
  • 处方半夏2钱,桂枝2钱,甘草2钱,生姜5片。功能主治少阴客寒下利,脉微弱而咽痛。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7分,徐徐咽之。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处方半夏2两,风化消1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脘停伏痰饮,致臂痛不能举,左右时复转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五......
  • 别名半湿半热汤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制法上切细,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心烦足热,或有症瘕,心中懊憹,其脉沉弦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