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自拟三化汤治癃闭

    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的一种疾患。其中小便不利,点滴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不通称为“闭”。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前列腺肥大等症。

    本病的成因十分复杂,《诸病源候论小便诸候》认为“热气大盛”则小便不通,“热势极微”则小便难也。元朝朱丹溪认为小便不通有“气虚”、“血虚”、“痰”、“风闭”、“实热”等多种原因。张景岳把癃闭的病因归纳为四个方面:有因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者,此水泉干涸而气门热闭不通;有因热居肝肾者,或以败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有真阳下竭元海无根,气虚而闭的;有肝强气逆,移碍膀胱气实而闭的。清代对本病的认识渐臻完备。如李中梓在《证治汇补·癃闭》篇将本病的病因总结归纳为“热结下焦,壅塞胞内而气逆涩滞者;有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而气化不施者;...有久病多汗,津液枯竭者;有肝经忿怒气闭不通;有脾气虚弱通调失宣者”。

    有鉴以上虚、痰、瘀等病因病机,笔者以化气化瘀化痰为治则,自拟三化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病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化汤组成:桂枝12克,乌药10克,益智仁10克,茯苓9克,泽泻9克,白术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2克,川芎8克,郁金8克,甲珠5克,法半夏9克,陈皮12克,橘络10克,川贝母6克,瓦楞子12克。

    方解:(1)化气:桂枝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乌药暖肾,益智仁温肾化气,“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能出焉”。泽泻利水,茯苓利湿,二药引水外出。(2)化瘀:桃仁破血祛瘀,红花活血散瘀,郁金解郁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当归活血润燥,甲珠性善走窜,攻坚散结。上药为伍,共奏活血化瘀之功。(3)化痰:法半夏燥湿化痰,陈皮健脾化痰,橘络通络化痰,瓦楞子消血块、化瘀散结,川贝母化痰散结、善消瘰疬痰核。全方共奏化气、化瘀、化痰之功。气化则膀胱尿液能出;瘀化则络通、壅滞能散,尿液能畅;痰化则结解、增生腺体缩减,尿路畅通。

    典型病例:余某某,男,78岁,2005年8月29日初诊。小便量少,点滴而出,诊前则多次导尿过,拔管后复故。小腹坠胀较甚,尿意迫急,不能排出,痛不欲生。前列腺指诊增大,质地较硬,且有数个小结。体倦怠,神疲,纳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处以桂枝12克,乌药10克,益智仁9克,白术、泽泻各8克,桃仁、红花、当归各10克,川芎、郁金各9克,甲珠5克,法半夏、陈皮、橘络各10克,川贝6克,瓦楞子12克。5剂,水煎服。外以鲜石菖蒲数茎,冰片3克,鲜葱白适量,捣烂后用布包敷于肚脐处,以温热为度。服药及敷脐半日后,小便能解少量,但不顺畅。随着进服中药的增加,排尿逐渐顺畅。上方出入共服15剂,随访基本治愈。(王业龙)

更多中药材
  •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