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温病治则 清 透 滋

    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本质是郁热在里,我以为温病治则不外清、透、滋。既有热邪,故当清之,然有热在气血之分,故清之又有清气与凉血之别。热乃郁热,有郁即当透邪。透邪的原则是祛其壅塞,展布气机。气机畅达,邪热外出的道路通畅,伏郁于里之热邪方能透达而解。所以,在清热的基础上,必须伍以透邪之品。

    欲使气机畅达而邪热得透,又必须明确气机窒塞之因。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血痰食、正气虚馁,皆可令气机窒塞,祛除致病之因,气机方能展布,热自透达而解。喻嘉言概括为:“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解毒意在清热,升、疏、决意在祛其壅塞,展布气机。切中肯綮,要言不烦。杨栗山更明确指出:“温病非泻即清,非清即泻”。所谓清,即热者寒之;所谓泻,非专指泻下,而是透泄之意。概括起来,不外清、透二字。

    温病最易伤津耗液,其治疗核心是保存阴液,故曰:“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轻者肺胃津伤,多取甘寒清热生津;重者肝肾真阴耗伤,多取甘寒、咸寒、酸寒,甚至血肉有情之品以滋真阴;阴竭阳越者,更伍酸敛潜降之品以固脱。

    清、透、滋这治温三字诀,是根据温病本质是郁热而提出的,适用于温病各个阶段。D4

更多中药材
  •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