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补肾化瘀汤

    盛生宽

    ,男,1955年生,青海湟源人,出生中医世家,幼承家训,酷爱岐黄之术。现为青海省刚察县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享受青海省政府津贴。1995年被评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2年晋升主任医师。临床30多年,对肝胆、脾胃、肾病有较深造诣。临证善以经方、时方变通,针灸、药物并施,对痼疾重视从肾论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亦为百病虚损之源,肾元虚损,五脏相关,生机内乱。发表论文195篇,参编、合编《针灸防治老年病》、《单味中草药临床应用》、《中医百家新论》等著作10部。

    组成:仙灵脾15克~30克,巴戟天10克~15克,金樱子10克~30克,枸杞子15克~30克,女贞子10克~15克,山药15克~20克,茯苓10克~30克,泽泻10克~30克,益母草30克~60克,丹参15克~30克,泽兰15克,地龙10克~18克。

    功能:补肾化瘀,振奋肾元,健脾利水。

    主治:水肿病中晚期。症见水肿反复发作,脘腹肿胀,下半身肿甚,按之凹而不起,小便短少混浊,蛋白尿日久不除,形体多畏寒或烦热,阳损及阴,易感冒,感冒后水肿即复发或加重,面色晦暗,舌质青淡或有瘀斑。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方解:仙灵脾、巴戟天、金樱子温肾阳,振奋肾元,不燥不热为君药;枸杞子、女贞子益肾阴,滋肾精为臣药;水肿病中晚期,多由脾肾损耗,运化排泄功能减退,体内病理产物瘀浊必归于肾的观点,故重用丹参、益母草、泽兰、地龙为佐药;山药、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利水为使药;共奏振奋肾元,补肾化瘀,健脾利水,消除蛋白等瘀浊之功效。

    加减:慢性水肿期,急性发作夹表证者加麻黄、紫苏、桑皮、杏仁以宣肺,以疏泄水之上源;大量蛋白尿,或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等出现,食纳减退,倦怠乏力加人参、黄氏、白术,薏苡仁以升降脾胃,固摄精微;蛋白尿日久顽固不消,尺脉沉弱者加芡实、覆盆子、桑螵蛸以增强肾封藏之本;血压升高,眩晕加桑寄生、牛膝、水蛭;水肿顽固不消,多为脾肾功能衰退,加陈皮、紫苏、大腹皮、枳壳以增强气化功能,振奋脾肾气机,提高利水之功;水肿甚,按之没指加车前子、土茯苓、白茅根、石苇;尿毒症出现呕吐,神昏烦躁,头痛,嗜睡,口中有尿臭味者,加人参、吴茱萸、半夏、生姜、大黄;合并胸水者加葶苈子、莱菔子、白芥子;出现血尿加琥珀、小蓟。

更多中药材
  •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