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右半身残疾病 1959年元月

    新疆阿克苏专区商业部干部,某同志。于1958年11月患风湿麻木不仁,经其局长送往区人民医院,治疗无效。该局长邀愚诊视。

    其口眼歪斜,右半身痿疾,牙关紧闭,体温下降34℃,当诊其脉:主脉弦细而数,右脉沉缓无力,确定中风湿痹症。诉其原因,在10年前患过一次麻木不仁,未致残痿,曾经中医治疗痊愈,近日因空腹劳动出汗中风引起旧病复发。

    即投虎骨胶制搜风酒兑而服之首,先发散臭汗令人嗅之欲呕,继而用异功,鹿胶、姜羔敷之,旬日一换,继续治疗。月余感觉右半身稍有知觉,体温逐渐提高。

    愚既受人托,每天下午亲至检查,费尽脑力急变急攻的治疗法则,幸而将此症治愈。

更多中药材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