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材常见6种病虫害的防治

    立枯病:最初是幼苗基部出现褐斑,进而扩展成绕茎病斑,病斑处失水干缩,致使幼苗成片枯死。此病危害黄芪、杜仲、人参、三七、白术、北沙参、防风和菊花等。防治办法:降低土壤湿度,及时拔除病株,并用多菌灵等处理土壤,喷药预防其他健株感染。

    枯萎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失绿,继而变黄枯死。重茬地、排水不良的粘土地发病严重。黄芪、桔梗和荆芥等药材常感染此病。防治办法: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洒处理。

    根腐病:先由须根、支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最后导致全根腐烂,直至地上茎叶自下向上枯萎,全株枯死。该病常与地下线虫、根螨为害有关,在土壤黏度重、田间积水过多时发病严重。黄芩、丹参、板蓝根、黄芪、太子参、芍药和党参等易感染此病。防治办法:播前用丙线磷等杀虫药剂撒施整土,防治地下害虫,同时施腐熟有机肥,以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800~1000倍液灌根,雨后及时排水。

    根结线虫病:由于根结线虫的寄生,在药材根部长了许多瘤状物,致使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最后全株枯死。此病危害丹参、桔梗、黄芪、人参和北沙参等。防治办法: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综合防治。1.土壤消毒。在播种或定植前,每平方米用菌线威0.3~0.5克,兑水3500~7500倍液或对过筛湿润细土200~500倍均匀喷洒或撒施在土表上,有条件的可用地膜覆盖48~72小时;或每亩用5%线净3~4千克,拌细土均匀施入播种沟或播种穴内。2.生长期(发病期)。用菌线威3500~7000倍液,浇灌植株基部。

    菌核病:发病时幼苗基部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幼茎很快腐烂,造成倒苗死亡。病部后期出现的黑褐色颗粒即为菌核。此病危害丹参、人参、白术、半夏、川芎、川蒡、延胡索和牡丹等。防治方法:除实行轮作外,还要在发病中心撒施石灰粉,植株上用多菌灵或禾枯灵水溶液喷洒。

    白绢病:常在近地面的根处或茎基部,出现一层白色绢丝状物,严重时腐烂成乱麻状,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全株死亡。常在雨季或土壤受渍条件下发病。此病危害黄芪、桔梗、白术、太子参和北沙参等。防治办法: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液浸种消毒。(黄军)

更多中药材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
  •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方子。枳术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由枳实、白术两味中药组成。枳实味苦,心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苦难能降,是往下走的,刚好把上冲的那股气儿给降下来。我们常说脾虚生痰湿,气滞也会生痰,而且气滞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
  • 第一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消化不良,我们都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脾和胃不能很好的工作,那么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状。第二排便不畅,通常来讲,如果你脾胃虚弱了,那么下边就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呢,就是大便溏薄,甚至叫做......
  •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