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一身是宝话桑树

    张少鹏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桑树是桑科乔木植物,我国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桑树一身都是宝,叶、枝、果、根皮等均可以入药。

    桑叶:于每年10~11月霜降后采收。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本经》谓:“除寒热,出汗。”《本草纲目》谓:“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可用于风热表证兼咽痒、咳嗽者,如桑菊饮;其既能清肺,又能润肺,尤宜于肺热或燥热伤肺之证,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皆列之为君药。

    桑枝:是桑树的嫩枝,于春末、夏初采收。其味苦,性平,归肺经,功能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桑枝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凡风湿痹证,无论新、久、寒、热之拘挛疼痛者,均可应用,尤宜于上肢肩臂疼痛者。亦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者。

    桑椹:是桑树的果实,5~6月当桑树的果穗变红时采取,可直接食用或晒干后入药。其味甘、酸,性寒,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之功,主治肝肾阴血亏虚所致之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如《世补斋医书》之延寿丹,以之与何首乌、女贞子等合用补益肝肾。

    桑白皮:是桑树的根皮,于秋末叶落时至次年春季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桑白皮味甘、辛,性寒,归肺、膀胱经,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白皮长于清泄肺火而定嗽平喘,凡肺中火热均可用之,如《小儿药证直诀》之泻白散,用治肺热壅盛,咳喘痰多者。《名医别录》载:“去肺中水气,唾血,水肿,腹满胪胀。”《本草纲目》云:“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如《中藏经》五皮散,以之与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同用,治全身水肿,见面目肌肤浮肿、小便不利者。盖本药泻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也。

更多中药材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
  •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有四味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通过它的温燥之性来减少湿痰的产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同样是一味燥湿化痰的......
  • 气功锻炼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同时,各种气功锻炼方法所遵循的要点也是共同的。掌握气功锻炼的要点,不仅有助于提高气功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消除运动员在气功练习中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气功保健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身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