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来集验方 添乐又健康

    钱国宏 辽宁省台安县新农村建设局

    “老来集验方,添乐又健康。些许寻常物,派上大用场”。这首打油诗是小区一些老年人对我父亲数年来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收集民间验方的形容。

    父亲刚刚退休那会儿,突然间由一个“忙人”而成为“散仙”,心里一时难以适应,于是身体便出现了一些平时未出现的小毛病:今天颈椎痛,明天眼角干,后天小便勤。去医院吧,都是小毛病,不值得,也不方便;不去,它们还“赖”在身上不走。母亲对父亲说:不如试试民间验方吧!用母亲从报纸上抄来的几则验方,对症施治,果然很简单地就治好了父亲的那些“小毛病”。

    父亲欣喜之余,觉得自己退休了,时间也充裕了,何不收集一些民间验方呢?像收藏一样,别人收藏文化,我收藏健康。说干就干,父亲真就集上了验方。他通过看报纸、查资料、上网等各种途径,先后收集了600多条民间验方。这些验方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并非“江湖骗术”,而且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他把这些验方分成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几大类,以备查找、使用时方便。最初,父亲收集的验方服务对象只限于家人——家里大人小孩哪里不舒服,都来“讨药方”,居然屡试不爽,一用即灵!

    后来,父亲觉得民间验方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总结出来的,应该服务于大众。于是,他把自己收藏的验方,整理打印出来,无偿地提供给附近的居民。前院的王叔“发福”后,睡觉老打呼噜,医生建议他动手术,王叔怕“挨刀”,说什么也不同意。父亲找来10粒花椒,告诉王叔:睡前用这10粒花椒泡杯水,待水凉后把整杯花椒水喝下,连喝5天,准保有效。果然,六天后,王婶打来电话报喜:“俺家老王晚上不打呼噜啦!老钱啊,你提供的验方还真好使!”父亲放下电话,脸上乐开了花——举手之劳就为他人解除了病痛,真乃人生一大快事也!前街的张奶奶经常失眠,父亲给她提供了一则验方:睡觉前烧盆热水,里面滴进一两醋,泡脚20分钟,再吃2根葱白,就可以“酣然入睡”了。张奶奶试了几次,收效显著,困扰她多年的失眠症让父亲的一则小验方就给治好了。张奶奶见人就夸,还特地操着大嗓门到我家表达谢意!此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经常找父亲讨要验方,以备不时之需。父亲把自己收集到的2000多例验方交给一位老医师,请他逐条验看,从中筛选出1800多条有效、科学的验方。父亲又把这些精确的验方打印复制,散发给大伙。散发验方时,不忘叮嘱一句:验方只是参考,得了病首先要看医生,验方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施用。

    别小看了这些民间验方,正是这几页薄薄的民间验方,成了父亲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源泉,也正是它们,使父亲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变得更加充实了!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秋伤于湿”语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说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当今医者,多遵喻嘉言“秋伤于燥”之说,笔者认为,一年有四季之分,有旱季和雨季之别,各季节之间的转换规律前后联系,互相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