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草本养生 护肝健脾

    春季既是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的时令,又是养生的开始。这时,鸡蛋花、木棉花、灯心草、西黄草等草本植物肆意生发,只要你是个有心人,顺手拈来,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

    护肝 多食纤维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说,春季在阴阳五行中归到木,木对应的五脏是肝,春天要重点呵护肝,适当地疏肝理气,可用素馨花、柴胡、生麦芽。对于小孩而言,护肝讲求的是要尽量保护孩子的生气,苦寒伤正的药物要少用,要用些顺应其生长的药物,比如健脾、柔肝的药物太子参、茯苓、布渣叶、生麦芽,煮粥、熬汤皆可。像太子参、淮山药熬干瑶柱这样不肥腻的汤、羹、粥,下少量的陈皮也能助生长。

    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疏泄情志,应多做室外运动,注意情志的调节,保持心情舒畅。

    养脾 多用平和之物

    五行里又讲究相生相克,水生木,木克土。在肝旺的春天,对于脾脏的克制也是显著的。因此在呵护肝脏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被土所对应的脾脏。

    脾胃病在春天特别容易复发,要保护好脾胃,健脾是关键。脾主运化、水谷、水湿,脾怕湿,所以健脾就要用平和的淮山药、扁豆、莲子搭配有健脾作用的食物间接健脾。把湿去掉了也会起到间接健脾的作用,如茯苓、薏米、木棉花都可以利湿,直接化湿的有广藿香、佩兰等,都能化湿醒脾。

    祛湿 芳香性草本有此效

    在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市中医院原院长吴维成看来,在疏肝理气、护脾助长的同时,注意祛湿也是春季养生的一个关键点。

    “只要是芳香性的草本物质都具有祛湿功能,春季适宜吃辛(甜)、甘(香)的食物,忌吃太酸的食物”,吴维成说。蒜葱姜、新鲜蔬果、不酸的都能辅疗,以辛(香)味食物做调料,用芥菜搭配相应的肉食,都能起到温阳通脉的功效。(王道斌 葛峰)

更多中药材
  • 气郁质常见于女同志,像林黛玉一样,这个心情郁闷,闷闷不乐。就是先天性的,闷闷不乐,形体消瘦。这些人那个形态是比较瘦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比较多疑。......
  • 湿热体质年轻人比较多,多见于长青春痘这类人。它表现在口苦,口干,并且面垢油光啊,就是面部和头发有油,并且身体困重,形态呢是中等的,这类体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心急,心情比较烦躁,这湿热质我们这个年轻的比较多一点。......
  • 痰湿质比较多见,我们常见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湿体质症状表现为:口粘多痰,腹部肥满,肚子比较大,面色油腻,并且头发一面色油腻,性格比较稳重,这个舌苔厚腻,舌苔是黄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腻的,并且这些人喜欢吃甜食,喜欢吃肉类这些东西。......
  • 阳虚质对应阴虚质,阴虚质最大特点是口渴。表现为,口燥咽干,手足辛热,并且形体偏瘦,大便干结,还有这个情绪方面,情绪比较急躁。这些就是阴虚质的总体特征。......
  • 阳虚质主要表现是怕冷,这个比较多见,特别是女性同志比较多见,怕冷一族,它表现是畏寒肢冷,肌肉松软,精神不振,还有性格内向。阳虚质这个病比较特点的就是,在暖和的天气时,别人穿短袖,他戴着棉帽子,穿着棉衣,怕冷是阳虚质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