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李国彰做学生欢迎的老师

    “做学生欢迎的老师,把精品教学产品奉献给学生,为培养人民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作贡献。”这是2009年北京市优秀教师获得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李国彰教授的从教理念和工作准则。

    上好每一堂课 创一流的教学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李国彰从毕业留校至今,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他钟爱教师职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花甲之年仍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追求医学真理的热情。

    “上好每一堂课,创一流的教学”是李国彰坚守的信念。从教20多年来,每次上课前,他认真备课,推敲教学方案,并不断加入新的内容。上过李老师课的同学都知道,他上课历来是脱稿教学,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以生理学教学为中心,常常与相关学科相联系。他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教学内容而变化,严肃的科学道理通过他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们说,听李老师的课,才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了“优秀教师”的魅力。学生上他的课从不用下课死记硬背,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都被老师用图表等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他所讲授的内容条理清晰,要点明确,实用性强。

    李国彰说:“在学医的道路上,学生的勤奋学习固然重要,但教师作为导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存量的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李国彰认为,课后答疑不可小觑,因为学生的疑问涉及面很宽,既有本门学科的问题,也有许多相关学科甚至是临床问题。通过答疑既可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难点,也是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一种反馈,为日后改进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无论是课前课后,李国彰周围经常围着好学的学生们,因为大家知道,无论什么问题,李老师一定耐心解答,并力求讲解细致透彻。

    李国彰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近年来他获得“505”教学奖励基金会“我最喜欢的老师奖”,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优秀奖3次;2003至2009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

    倾注心血加强生理学科建设

    李国彰一直热心生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0世纪末,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理学科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整改与建设。他作为生理实验室主任依照北京市教委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实验室的标准和要求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设计,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对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教学实验的效率和精度,2000年评为“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合格实验室”。

    李国彰认真进行教学法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探讨生理学校改模式,探索循证医学下进行生理学PBL教学(即基于问题的教学)的可能性。20余年来,该校生理学课程和教学各环节的每一步进展,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自编讲义,独立开设了《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内分泌学》选修课,《神经生理学》同时作为研究生学位课程。在近10年教学讲稿的基础上,主编《神经生理学》。该教材突出了中医院校特色,密切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际,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生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材的优劣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高等中医院校专科、本科、五年制、七年制和研究生教材不分。因此,编写一套“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因人施教”的生理学教材,是李国彰多年的宿愿。

    1997年,李国彰中标北京市教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医学生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在充分调研,掌握大量资料信息的基础上,李国彰教授提出《生理学》教材改革思路,即坚持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及时将生理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纳入教材,适当增加临床内容,使生理学与快速发展的临床医学接轨;及时将涉及生理学领域的中医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教材。在他的领导下,全体编委历经10年努力,最终完成了对中医院校《生理学》教材的全面改革,编写出根据中医药院校成果培养计划的要求,能覆盖各专业、各层次的4部《生理学》教材,即七年制《生理学》(2003)、配套实验教材《生理学实验教程》(2005)、七年制选修课和研究生教材《神经生理学》(2007)、五年制教材(案例版)《生理学》(2008)。

    实践证明,生理学教材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生理学教学彻底摆脱了长期以来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不分的状态,为理顺生理学教学层次奠定了基础。其中,《生理学》教材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神经生理学》教材在研究生教育和七年制选修课的教学中受到普遍欢迎,使研究生和七年制学生学习到了生命学科和神经学科领域最新科技进展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该成果已通过北京市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医学生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暨“中医院校生理学教材的改革与实践”成果鉴定(2008),并获得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熟悉李国彰的老师说,李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实干。他潜心科研,严谨教学,是学校生理学的顶梁柱。此次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是对他多年来辛勤工作的肯定。(于丽珊)

更多中药材
  •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