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食两用话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其性甘、淡,平。功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安神。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水肿、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而其健脾安神之功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可决定一个人后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体质的强弱等。脾胃为“化生之源”,若脾胃虚弱,则“百病丛生”。茯苓有助长寿,其健脾之功当不可没。

    由于茯苓性味平淡,“补而无碍胃之虞,利而无伤津之忧。”因此可长期应用。茯苓无论虚实之症都可使用,是其安神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它许多药物所不可替代的,故对一般的失眠症都有改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茯苓煎剂、糖浆剂、醇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分别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据近年国外试验表明,茯苓多糖对小鼠肉瘤-180抑制率达96.88%,茯苓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腹水型肉瘤S-180有抑制活性。茯苓有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而致的水肿、小便不利、失眠健忘多梦等证。

    食疗便方

    【失眠】取茯苓50克,水煎2次,共取汁100毫升左右,分2次服用,分别于午休及晚睡前半小时各服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剂,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水肿】用茯苓制成含量为30%的饼干,成人每次食8片(每片含生药3.5克),每日3次,儿童减半。

    【婴儿腹泻】将茯苓研为细末,每次服0.5~1克,每日服3次。临床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

    【风湿关节炎】茯苓50克,防己30克.牛膝30克,煎3次去渣留汁,猪脚一斤炖之,分两餐食,连服7天。

    【心源性水肿】茯苓50克,黄芪30克,大腹皮20克,泽泻20克,赤小豆30克,水煎3次,去渣留汁,将药汁与大米50克煮粥,三餐食之,连服2个月。

    【带下】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先将车前子(纱布包)加水300毫升,煎半小时弃去药滓。再加入粳米、茯苓粉和适量水,共煮粥,粥成时加白糖适量。每日空腹服2次。功能利水渗湿,清热健脾。适用于湿热带下。注意:孕妇不宜用。(黄芳)

更多中药材
  •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
  • 说到肾虚,大家都很熟悉。腰痛是肾虚吗?肾虚是肾脏问题吗?肾虚会导致透析吗?什么是肾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虚。肾脏是人体的先天性基础,任何疾病在特异性表现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肾脏缺乏的表现。肾脏精气的强度是影响人类衰老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长期疾......
  • 蜂蜜,也被称为冬季酿造。这主要是因为蜜蜂收集和酿造的困难。宋代大诗人苏哲在《第二韵王适元日,曹焕的第二首歌》中写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头酿造琼浆。蜂蜜采用百花精华,被称为女性美容圣药。经常吃蜂蜜可以让人们脸像桃花。它对妇女、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