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使君子的传说

    中药使君子是一味很有代表性的驱虫药,它能有效地驱除肠道寄生虫,健脾消积,而且味甘气香,对小儿的肠道寄生虫病以及疳积等疾患有很好的疗效。关于使君子如何被世人所发现,为什么起了样一奇特的名字,这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一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而且乐于救助穷苦百姓,深受乡邻的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药,被结在蘑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这种果实形状很像中药山栀,又有些像中药诃子。他将果实的外壳剥去尝了尝,发现其味道甘淡,却有芳香之气,于是摘了一些带回家。因采回的果实尚未干透,他担心药物放久了会变质发霉,便将果实放在锅中炙炒。不一会儿,锅里溢出一股芳香之气,馋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郭使君无奈之下,只得拣出炒熟的四五枚给孙子吃。谁知道,第二天早晨孙子在大便时竟然排出几条蛔虫。郭使君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于是又取出十余枚果实让孙儿吃了。不料未到一个时辰,孙儿一个劲地打嗝、呕吐,郭使君忙用生姜、陈皮、甘草等药来解毒。几天后,他又减半量给孙子服用,这次孙子又顺利地排出几条蛔虫。从此,郭使君凡遇到虫积、疳积的患儿,就酌量使用这种果实去医治,多获良效。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就给这种药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使君子”。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落叶藤本状灌木植物使君子的种子,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每年的9~10月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晒干、去壳,一般取种仁生用或者炒香用。

    中医认为,使君子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杀虫消积、健脾疗疳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使君子能“健脾胃,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忌饮热茶,犯之即泻”。使君子可驱除蛔虫、蛲虫等寄生虫,因此尤其适用于小儿。

    对于病情较轻的小儿虫积腹痛,单用使君子炒香嚼服即可见效。治疗蛲虫病,内服或灌肠均有效。使君子的另一大功效是能健脾消积,小儿饮食不能自己加以节制,如果家长再不能很好掌握,很容易出现厌食、消化不良等问题,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出现形瘦腹大、面色萎黄、乳食停滞等疳积表现。使君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滞、健脾胃,故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症,如儿科名方“布袋丸”、“肥儿丸”均含有使君子。除此之外,使君子还有其他一些功效,如用使君子煎汤频繁漱口,可治疗龋齿疼痛:或以香油浸泡,临睡时嚼服,可治疗面疮等疾患。

    由于使君子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时切忌随意加大剂量。如果不慎服用过量,会导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应予注意。此外还应注意服用时和服用后都不要喝热茶,以免引起呃逆不止。

更多中药材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
  •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
  • 近期多地疫情高发,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离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有些人就开始睡眠逐渐不规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剧,要么打游戏,有些朋友问我呢,这算不算熬夜啊,这个睡眠时间也够啊,我也没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诉大家,这也是熬夜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