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降低中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的思考

    中药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但中药使用随意性很大,基础研究薄弱,造成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面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药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中药使用的不规范之处,并及时纠正它。只有样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

    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这是医务界特别是中医药界早已有的认识。但是,由于中药基础研究薄弱,许多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还难以界定,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就是难以开展,相对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也一直是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中药与西药相比在使用上有一些不同点:第一,西药在使用上无论从药理毒理、适应症等方面都使医生和病人在用药时做到心中有数,临床用药的法定文书——药品使用说明书相对全面。而中药却不如西药使用那么规范,随意性较大。比如适应症方面,由于中医存在着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论,同一张处方可以治疗好几种从西医看来毫不相关的疾病,而西药的适应症则是相对固定的。第二,在用法用量方面,西药有明确的推荐剂量、安全剂量甚至中毒剂量,而中药却没有。中药的使用剂量多数是凭中医医师的临床经验,主观性、随意性较大。

    另外还有中药材质量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使中药的剂量标准始终不如西药精确。第三,中药存在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如人参。小剂量服用人参具有兴奋中枢的作用,而大剂量服用人参却有抑制中枢的作用。何谓小剂量?何谓大剂量?用几克可以起兴奋作用?用几克可以起抑制作用?却没有一统一的标准。

    从理论上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该要比西药高,为什么现实中中药不良反应却容易被忽视呢?这主要是由于中药是原生药,药性缓和,具有多靶点作用,且口服给药起效慢,相对的不良反应的出现也较慢,容易被忽略。而西药是化学合成药,有效成分纯且大都为单体,结构清楚,作用靶点单一,给药方式多样,起效较快,其不良反应也出现较快。这样就形成了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中药的假象。

    对中药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我们应该从以下入手:①采用流行病学监测,防控和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②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建议不要长期使用中药,避免慢性蓄积。对于慢性病人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应注意调节药物品种,以防不良反应及损害。③在医疗机构内部,加强对医师的中医用药教育,有助于把中药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更多中药材
  • 在北方很多家庭都喜欢吃饺子,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选择包饺子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饺子的馅儿有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馅儿都离不开一种东西,那就是葱,葱能很好的提升馅儿的味道,而且还能够去腥味,那么到底葱白汤的做法及功效是什么......
  •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我们处在什么恶劣的生活条件之下,只要有食物和水我们都是能够顽强生活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所以渐渐的对身体的健康和营养均衡开始重视了起来,大多数的朋友都喜欢吃蔬菜,比如紫苏,那么到底紫苏怎......
  • 妇科疾病的出现,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非常大的困扰,现在妇科疾病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盆腔炎就是其中一种高发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对于女性的生育造成影响;现在有很多药材有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对于紫苏这种植物,我们应该都见过吧,那......
  • 在怀孕之后,一般孕妇的体质都会改变,而且性格和口味等等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家属就需要多注意孕妇的情绪变化了,而且还要对孕妇的饮食格外的注意,并不是怀孕之后就需要大补的,如果我们随便给孕妇使用中药材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孕妇肚子里面的胎儿造成伤害......
  •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干燥,切厚片。羌活根茎为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长4至13厘米,直径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了间短缩,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