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证是肝肾两胜阴液不足所致的病证。多由久病及肾,或房事过度,情志内伤,精血不足,损伤肝肾之阴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目涩目糊,耳鸣健忘,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男子造精,女子经少或崩漏,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肾阴虚、虚火内扰为特征。

    肝肾同源,病理上肝肾之间也常互相影响。肝肾阴虚不能儒养筋脉测腰膝酸软;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则目涩目糊;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则耳鸣;肝肾阴虚,髓海失充,则健忘;筋脉失养,则胁痛;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颧红,内迫营阴则盗汗,津液受损则口干咽燥;虚火内扰,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扰动精室则遗精,影响冲任则经少或崩漏;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辨别。单纯的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除见阴虚表现外,还见肝肾阴虚的临床表现。本证还当与肺肾阴虚证辨别,两者都有肾阴虚、虚火内扰的临床表现,区别在于,肺肾阴虚证还有肺阴虚见症,本证则还有肝阴虚症状。

    辨证注意点:有阴虚内热、虚火内扰的临床表现,同时又有肝甚两虚的症状。

更多中药材
  •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