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因见脏躁
穴位:合谷、列缺、风池、内关、通里等
操作步骤;
取穴位:泻合谷,补列缺、风池等穴;补内关、通里穴;补膻中,泻巨阙、中脘、补气海穴;泻期门,补太渊穴。如有其他兼症,可随症加穴。每穴平揉、压、放各50-150次。手法轻而缓。酌情助以头部推运法,背部循压法。
点穴次序:先点上部穴,再点下部穴。手法宜轻而缓慢。
治疗效果:治疗本病,如能配合精神安慰,可以治愈。
病因见脏躁
穴位:合谷、列缺、风池、内关、通里等
操作步骤;
取穴位:泻合谷,补列缺、风池等穴;补内关、通里穴;补膻中,泻巨阙、中脘、补气海穴;泻期门,补太渊穴。如有其他兼症,可随症加穴。每穴平揉、压、放各50-150次。手法轻而缓。酌情助以头部推运法,背部循压法。
点穴次序:先点上部穴,再点下部穴。手法宜轻而缓慢。
治疗效果:治疗本病,如能配合精神安慰,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