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从白居易的眼病诗谈起

    自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郑州新郑县。白氏是继李白、杜甫之后中国又一伟大诗人,童年就喜欢作诗,年方15岁,曾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使人刮目。然而,所惜者,白氏一生多病,尤其眼病纠缠其后半生。诗人寿年75岁,终生诗作两千余首,其中眼病诗作40余首。

    自居易的眼病诗中,其中有一首叙述眼病的痛苦:散乱空中千片雪,朦胧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雾中观

    "花",就证明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可见自居易的视力减弱已到了视物模糊不清的程度。尽管自居易生性开朗,正像他的号叫“乐

    天”一样,奈何眼睛蒙了“一重纱”的生活,究竟是一件够苦恼的事情。于是求名医为他诊治,医生知他酷爱杯中物,几乎无日不饮,无日不醉,就直言告诉他眼疾是嗜酒如命所致,当时曾劝其戒酒.说明唐代医学对大量酗酒能损害眼睛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酒为阳,酒后阳盛”,故生“目疾”。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经常酗酒会造成慢性性酒精中毒,使视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

    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炎,出现视力减退、红缡辨色力不好、双眼有中心暗点等症状。另外,长期饮酒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影响B族维生素的吸收。例如,缺乏维生素B2,眼部便常出现角膜充血、睑缘炎、角膜血管新生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的衰弱,会加速视力的下降。

    有人在视力差的原因调查中,发现饮酒成为影响视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发现视力障碍者有既往饮酒史的占发病率的87%,其中80%有1年以上的饮酒史或有长期饮酒习惯。检查发现,这部分人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微血管扩张、视神经炎症,因而视力障碍。

    因此,奉劝那些每餐必饮、以酒充饥、以酒解乏、借酒消愁、嗜酒成瘾者应当善自珍摄,饮酒应当适度,切莫贪婪“杯中物”。

更多中药材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
  •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