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冷香丸]的暗示效用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文/杨锋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首创了“冷香丸”治哮喘奇方。他在该著作的第七回中写到,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后,便去回王夫人话,找到梨香院,见薛宝钗就问,这两三天没见姑娘。宝钗笑道,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宝钗患的是什么病呢?一秃头和尚说她这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犯时出现喘咳等症状。和尚给宝钗说了个“冷香丸”的药方。宝钗服用后,倒也灵验。

    冷香丸为何如此奇妙呢?且看,需用春天的白牡丹花蕊12两,该花性平味淡,可调经活血除烦;夏天开的白荷花蕊12两,其花性味甘平,能清暑祛湿、止咳定喘;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12两,它性平味辛,清热解毒、平喘止咳;冬天开的白梅花蕊12两,白梅花性平味酸微涩,利肺化痰、开郁和胃。这四种花蕊须保存于次年的春分日晒干,和药末子一起研好。又要取雨水节气这天的12钱雨水,白露当日的12钱露水,霜降日的12钱白霜,小雪日的12钱积雪,放在一起调匀,和了药,再加12钱蜂蜜,12钱白糖,制成龙眼大的丸子——冷香丸,盛在旧磁坛内,埋在梨花树根底下,若发病时,取出磁坛,服一丸,用12分黄柏煎汤送下。

    可见,冷香丸从采集、配伍、制作、保藏及服用方法,正像宝钗说的“真真把人琐碎死”。这是否故弄玄虚?其实中医所用的无论是汤剂饮片,还是丸、散、膏、丹都讲究遵古炮制,对药物的采集时间、配制方法等要求极严,以保证药效。冷香丸所用的四种花蕊须在次年的“春分”晒干,这是因为春分当日昼夜等长,取的是阴阳和谐之气。制药须用四个节气的水,又与蜂蜜白糖配伍。中医认为,雨、露、霜和雪的水质杂质少,与生物细胞液非常接近,易被人体吸收,能激发酶的活性,促进代谢,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精通医理的曹雪芹,针对薛宝钗的病情而设的冷香丸,暗含着心理疗法。因为哮喘病的发作,与情绪的好坏密切相关。冷香丸从和尚之口说出,给宝钗有信任感,制作药丸艰难烦琐,放在坛内埋在梨花树下,给宝钗以玄妙莫测之感。取花蕊12两、雨露12钱、黄柏12分,又需在12个月内做成药丸,这与一天12个时辰、人体12条经络等相吻合。药丸埋在梨花树底下,是想得“梨花仙子”的“灵气”快点医好病。何况“冷香丸”与宝钗的“冷美人”称呼有相通之处。种种心理暗示与药物的疗效,怎能不灵验呢?

    阳春砂仁的由来

    刘国应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阳春砂仁的花、果、根、茎均可入药,其中以果实为主。砂仁,性辛、温。入脾、肺、膀胱、大小肠经。具有行气调中,醒脾消食,开胃止呃的功效,还兼有温肾、化湿之功效。砂仁辛温而不燥,行气而不破气,调中而不伤中,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因脾胃虚寒而致的泄泻,以及因脾胃虚寒而引起的冷痛等症。

    目前中药处方中,用的砂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阳春砂仁;一种是海南壳砂(主产于海南);另一种是进口的缩砂仁(主要来自印尼、越南等国),但以阳春砂仁质量为最佳。

更多中药材
  •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