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医结合诊治乳腺增生症86例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乳腺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将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的86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均为女性。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5年。单侧病变4例,双侧病变82例;乳腺周期性疼痛68例;乳腺多发结节、索条增生,肿块或囊肿共61例,局限性增厚8例,乳头溢液7例,为浆液性或浆血性。全部病例均经红外线扫描、B超、针吸细胞学检查等提示乳腺增生症。

    1.2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特征及中医辨证分期分型治疗。乳痛症型66例:逍遥散加减口服(柴胡、当归、白芍、茯苓、青皮、甘草等),1剂/d。腺病型和囊肿型共20例:口服乳癖消(由鹿角、鸡血藤、昆布、海藻、元参、红花等组成),4片/次,2次/d。症状明显者36例,加服三苯氧胺,10mg/次,2次/d。见效后改为1次/d,2~3个月为1疗程。疗效差及可疑病例,行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

    2疗效与结果

    本组病例参照《中国医院分级管理大全》综合医院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治愈70例,乳痛症型61/66,腺病型和囊肿型共9/20;有效14例,乳痛症型5/66,腺病型和囊肿型共9/20;无效2例,均为腺病型。对诊断可疑,怀疑癌变者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不典型增生,1例为原位癌。

    3讨论

    本病是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相关的一种疾病,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和复原不全所致的乳腺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异常。其中部分乳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重度乳头状瘤病,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女性,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分泌失调和卵巢功能紊乱,即周期性的雌、孕激素分泌失调或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所致,其中黄体期雌二醇相对或绝对增高,孕酮分泌不足,失去制约和保护乳腺组织的作用,使乳腺组织在高浓度雌激素的作用下,不能由增殖状态完全复旧,最终致乳腺组织增生、囊性变,导管囊性扩张,导管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小叶内和小叶周围的纤维组织也不同程度的增生。根据临床特征常分为三型,即乳痛症型、腺病型和囊肿型。本组病例症状明显者口服三苯氧胺,能使乳痛症状迅速缓解。乳腺结节、索条改变,肿块和囊肿明显和部分软化消退,乳头溢液停止。三苯氧胺为雌激素拮抗剂,能与体内的雌激素竞争受体,从而阻断高浓度雌激素刺激乳腺组织和周围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末梢导管的增生和囊性变,使增生的乳腺组织复原,乳腺胀痛消除。

    乳腺作为女性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中青年女性情绪易波动,多愁善感,导致情志损伤,月经失调。本病属中医“乳癖”范畴,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痰凝,冲任失调,肝肾两虚。我们对乳痛型病例以逍遥散治疗为主,取其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而腺病型和囊肿型多选用乳癖消,该制剂由10余种中药组成,其中鹿角、鸡血藤、仙茅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昆布、海藻、山甲祛痰、清热,软坚散结;红花、元参、三七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散结。从而使乳腺增生结节、条索、肿块和囊肿软化,退缩和吸收,乳管分泌停止,溢液消失。

    中西医结合治疗2~3个月疗效不明显,尤其具有乳癌家族史,结节、肿块质地较硬,乳痛不规律,年龄在40岁以上,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不典型增生或异型细胞和临床检查不能除外乳癌者,应行肿块切除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更多中药材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
  •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