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病夏治良方

    冬病夏治即在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疗法,是我国医学传统方法之一,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日常采用的方法较多,常用的一种是:取灸白芥子、元胡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研成细末,用姜汁调成膏状,此为每人全部用量。将1/3药量分铺在6块直径约为5cm的油纸上,贴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然后用橡皮膏固定,于初伏、二伏、三伏天各贴一次,贴4~6小时,连续3年。有效者除咳、痰、喘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外,均有感冒 感冒减少,过敏现象减轻或消失,体力增加。

    背部取穴贴药时应注意最好避开肋骨,循两边肋骨边缘,肋间肌处,使药物容易渗入,提高疗效。

    背部贴药的穴位多位于交感神经链的附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反射区,是治疗肺部疾病的有效穴,通过敷贴治疗后测定肺泡液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IgA/IgG含量和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所提高,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血浆皮质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从而证明敷贴疗法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使机体过敏状态有所降低,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状态得到改善。

    祖国医学早有耳与肺脏关系的叙述:“肺主气、一身元贯于耳。”目前利用耳区与脏腑的相应反应点治疗哮喘已取得疗效。方法是用短毫针刺入肺穴、交感、气管穴、肾上腺及平喘穴,留针对性5~30分钟,每5~10分钟捻针1次,以加强疗效。除耳针外,近年对儿童哮喘已较多采用耳穴敷贴法,方法贴穴前用肥皂或酒精棉球将耳壳擦洗干净,使药物能更好地渗透到皮下,起到刺激耳穴的作用,将王不留行或磁场铁小粒放于用消炎解痛膏0.6cm*0.6cm方块胶布上,贴在所选取用的耳穴上,每次贴一侧面耳穴,3~4天更换贴对侧面耳穴,天热时缩短贴敷时间。耳穴敷贴疗法较简便,无痛苦,疗效较好,容易为儿童接受。

更多中药材
  • 第一点就是口腔舌体灼热疼痛,舌头啊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口腔黏膜也是这种感觉,早晨一起来,这个症状就开始了,一直到晚上,这一天没有好受的时候,逐渐的加重,到晚上睡觉了,我算解脱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是这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说大家来看一下,通常......
  • 她是一位49岁的女性患者,为什么强调年龄,因为这个女性患者来了就讲了,说我有这种子宫肌瘤,也有腺肌症,然后你说我都到这个年龄,马上绝经了,杨大夫你就帮我控制一下,把我这症状缓解缓解,如果绝经了,它不再长了,有就有,那我也不想挨刀动手术了。我......
  • 这个患者,说来也是一个巧合,我是给他家属看病,然后他陪着来的,他就跟我说了这个头痛的问题,他说我这个头痛,几乎疼了20多年了,每天都疼,也尝试了很多的治疗办法,那么这个中药能不能治,我就跟他讲,你可以跟我聊一聊,然后,尝试用中药去解决一下这......
  • 这位患者口服的是埃克替尼靶向药物治疗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出现了副作用,第一就是反酸,烧心,胃特别的不好,自从吃上这个药物之后,胃特别的难受,反酸,水,烧心,甚至有一种灼热疼痛的感觉。再有,大便溏薄,大便不成形,一天两三次,这也是之前所没有的。......
  • 这是一位老年患者,他来诊的时候,伴有的一个症状就是什么?胃胀,胃疼,胸闷,嗳气,老胃病了,很多年了,就是这个心口窝下边特别的胀,吃点东西更加严重,有的时候还伴有疼痛的感觉,用他的话讲,心口窝下边按着都是非常硬的一个状态,这块胀领着胸都是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