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肾囊肿危险吗?

    肾囊肿的临床表征:绝大多数肾囊肿并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因囊肿本身及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而出现以下病状:

    ① 腰、腹不适或疼痛:其原因是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拉,或者使邻近器官受压引起。另外,肾脏因多囊含水量大,变得沉重,下坠牵拉,也会引起腰部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两侧,对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② 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时腰痛常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出血原因是因为囊壁下方有许多动脉,由于压力增加或合并感染,使囊壁血管因过度牵拉而破裂出血。

    ③ 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肾脏愈大,肾功能愈差。

    ④ 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克,故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⑤ 高血压:固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起高血压。在肾功能正常时,已有50%以上患者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时,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⑥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压迫、占位,使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肾囊肿的检查方法:肾囊肿多见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姗姗来迟。早期既无疼痛,也无血尿,尿常规化验也无异常。多数在肿物较大时才被发现。若在腹部摸到光滑的囊性肿物,可于较强光源下照射,儿童或腹壁较薄的患者,囊肿可透光。

    比较可靠的方法有X线造影、肾脏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及CT检查。在肾囊肿时,泌尿系X线造影可能见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边缘光滑,无破坏。肾囊肿不是肿瘤,但极易与肿瘤相混淆,因此肾囊肿与肾恶性肿瘤的鉴别十分重要。二者的鉴别方法可用肾实质性断层造影或肾动脉造影。肾实质断层摄影时,囊肿部位影像浅,肿瘤部位影像深;肾动脉造影时,囊肿部位血管稀疏,无造影剂浓聚,肾恶性肿瘤则因血管丰富,有造影剂浓聚。怀疑囊肿恶性变时,可进行囊肿穿刺,抽出囊液进行常规检查及脱落细胞检查;也可向囊肿内注入造影剂,检查囊壁有无肿瘤。B型超声和CT很容易将肾囊肿和肾实质性肿瘤区别开来,因此,这是一种十分重要而理想的检查方法。

    肾囊肿的治疗方法: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特效方法。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无症状者应经常进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每半年至1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由于感染是本病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不在十分必要时,不要进行尿路创伤性检查。肾囊肿穿刺作用不大,不仅易于感染,易于复发,而且经观察也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坏的发生。手术切除囊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肾表面的囊肿可以切掉,但要切掉埋在肾脏深部的囊肿就相当困难。肿物较大且有恶变可能时,可以进行手术探查,如果证实为良性囊肿,可将肾表面的囊壁切除,边缘用肠线与肾实质连续缝合,残留囊壁涂以碘酊。一侧肾实质广泛破坏,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肾切除术。如果是双侧多囊肾,则需要移植一个健康肾脏,再切掉两个多囊肾。医学发展至今,这可能是治疗严重多囊肾的好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至今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囊肿,但中成药“肾必宁”“尿毒灵”系列对多囊肾引起的长期顽固性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

更多中药材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