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生提醒风湿患者需提防冬季寒邪侵袭

    最近一段时间,广东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让风湿类疾病容易出现病情复发,甚至加重。为此,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冯璐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患者要注意保暖,治疗方面可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予以治疗。

    中医所讲的风湿,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范畴广。我们日常所说的“风湿”,在传统医学的诊断中,被纳入“痹证”的诊断范畴。病因是由于体正气不足,又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中医辨证将其行痹、痛痹、着痹、热痹。

    一、行痹-——由风邪所至,它就具有风邪致病的特点:如疼痛多累及上半身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不定,患者往往感觉“疼痛位置不定,时而此处,时而彼处,仿佛会走”。疼痛还随天气变化而加重,甚至比天气预报还准确。在治疗上可用防风汤。

    家居的调养方面则要注意:1.避风、避湿;2.可经常用桂枝8克,防风12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加瘦肉或骨适量煎汤作为药膳辅助治疗。如果在疼痛缓解的时候,可多食养血的食物,如:首乌、黄精、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其道理取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二、痛痹——由寒邪所至。它的疼痛特点是:得热痛减,遇寒痛增,是中医古方“乌头汤”的适应证,日常的保健则是:1.避寒、避湿;2.多食羊肉、鹿肉等温补之品,药材可选鹿茸、巴戟、续断、淫羊藿等。如果无其他禁忌症的话,可以适量饮酒,最好是上述药材泡酒或蛇酒。

    三、着痹——由湿邪(多为寒湿)所至。其特点为:关节重着,或有肿胀,沉重感,可选用“薏苡仁汤”进行治疗。日常保健:1.避湿、避寒;2.煲汤可用:薏苡仁、茯苓,川木瓜等。

    四、热痹——由热邪所致,其特点为:局部红肿热痛,得冷稍舒。此证型患者可选用白虎桂枝汤。日常保健要注意:1.避热、避湿;2.忌辛辣刺激之品;3.可选用络石藤30克、桑枝30克、臭梧桐30在煎水外洗。

    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服用一段时间的食疗仍未曾缓解,并且症状还有加重之势,最好能看看风湿专科,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以便及时控制病情。

更多中药材
  • 关于前列腺的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名称,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说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大,前列腺增生,那么他们到底说的是不是一回事儿?来梳理一下,前列腺肥大和前列增大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啊,是说前列腺体积的变大,那么通过B超或者CT的检查就能发现,......
  • 每一种药,都有自己的偏性,有它的寒热温凉,我们用这种偏性啊来纠正身体的偏性,但如果盲目长期的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其实要想健康只需要记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有效的睡眠,失眠内容很多很复杂,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失眠的泡脚的方法,用中药夜交藤100克,加上洗脚用的足够量的水,烧开后啊煮八分钟,然后凉至40度左右,我们每天睡前泡半个小时左右。大家对夜交藤可能有点陌生,但说起何首......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医望诊里面啊,望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发光的,明亮的,那是精气神好的表现。失神的人啊,目光呆滞,眼睛浑浊。所以有句话叫做,藏于内者曰精,发于外者曰神。就是说精保养得好,就好像我们平时不着急,不发怒,不乱......
  •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病人成天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病,从心脏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脑,到五脏六腑,特别怀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检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是还是不肯善罢甘休,继续换医生,换医院,做更多的检查。这个疑心病,其实不是身体生病了,......